美国互联网股票过去三年连续上涨有很多原因,第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回暧,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信心上涨,推动股价上涨;第二个重要原因是美联储的QE政策,流动性增加,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
美国经济回暖与许多原因相关:比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美国从能源进口大国向能源出口型国家转型;比如奥巴马推出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政策,制造业向美国回流。这些变化都增加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市场的信心。
正是在上述大背景下,在一级市场,PE、风险投资活跃,在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领域更为活跃;而在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纷纷进入股市,特别是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为代表的互联网高科技类股票。
上述多种原因推动了美国科技股超涨,长达三年的大牛之后,美联储推出缩减QE政策,超涨需要回调。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属于正常回调。
经历了上周五与本周一的暴跌之后,周三开始大幅回调,其中谷歌股价涨幅达9.24%,FaceBook涨幅达7.25%,亚马逊涨幅为1.45%,eBay涨幅为1.99%,Twitter涨幅为1.70%。中国公司百度涨幅为4.45%,腾讯控股涨幅达4.49%。另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为1.72%。
另一观点则认为经历长期大牛市之后,大熊市已经到来,现在只是开始。
短期内,多空角力的状态将持续。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新股将变得更加苛刻,4月9日上市的爱康国宾股价涨幅仅为8%,这远远低于去年去哪儿网、500万彩票网、3G门户、58同城等公司上市首日的表现。
七年之痒
互联网投资人都会不经意地回忆历史上的那些好时光: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坐满了投资界的同行。相互谈论的话题雷同:又募集了一大笔资金,又投了几个项目。他们乐观的预计,这些项目会成为下一个big story(大故事)。
互联网二十年,这种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三段,分别以1998年,2005年,2011年为代表。上述年份只是一段时代的代指,实际包括前后两到三年时间。
但阳光不会一直灿烂,好年份之后就会面临大风暴。历史上的2000年、2007年是有名的坏年份:互联网公司股票就在那一年从顶峰回落,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第三个原因: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的创新周期,以此轮为例,历时7年之后,产业创新进入了半衰期,自2007年之后,在全球创新领域出现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3D打印等,这些创新主要集中于美国。
过去七年,创业者投身于这些行业,PE、风投蜂拥而至,技术在这些行为不断推陈出新。一个大繁荣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每个人相信繁荣会永远持续。
这与历史上的某些影像很相似。1992年,美国在线(AOL)在纽交所持牌上市,1993年,美国伊利诺州的伊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发表了一个浏览器,名为Mosaic,1994年4月,开发Mosaic核心人物马克·安德森成立了MOSAIC公司,当年11月,公司更名为网景通讯。1994年,斯坦福大学的杨致远与大卫·费罗成立雅虎公司。当时的媒体称,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随后则是雅虎、eBay、亚马逊等公司纷纷上市,他们是大浪淘沙的剩者。
风投、创业者蜂拥而入,至1998年后来称之为“疯狂”的状态:一个公司只要在公司名字后面加“.com“,就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资者的追捧。在美国旧金山硅谷,拿着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遍地都是,而且轻易获得投资。硅谷创业热透过大洋传到了中国,搜狐、新浪、网易、8848迅速火了起来,张朝阳、王志东、丁磊成为那时的创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