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0年的大崩溃之后,互联网行业元气大伤,至2003年互联网开始回暖,至2005年开始疯狂。与第一个七年的门户、电子商务等概念不同,推动全球互联网疯狂的概念是搜索引擎、Web2.0、社交网络、视频等。
历经2007年、2008年的低潮之后,至2011年云计算(包括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概念将互联网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七年之痒”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现象,2014年又是一个坎?
花钱买未来
一边是科技股持续暴跌,一边却是互联网巨头持续不断的大并购。
今年4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其绝对控股的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对恒生集团100%股权收购,涉及收购金额33亿元。此轮收购的三天前,即3月31日,阿里集团与银泰商业集团共同宣布,阿里集团将以53.7亿元港币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
仅今年3月,阿里集团就收购了在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01060.HK),移动视频聊天服务商Tango,分别涉及金额62.44亿港币,2.8亿美元。4月8日,马云、史玉柱斥资65.36亿元入股华数传媒,占公司股份总数20%。
仅今年3月份,不计收购华数股份,阿里耗资接近170亿元用于收购。
此轮并购之前,阿里集团已完成了对高德、新浪微博、TutorGroup(线英语学习机构)、更早的时候则参股了美团网、虾米音乐、快的找车、陌陌等公司。
今年3月11日,腾讯通过向京东出资2.14亿美元(约合13.13亿元人民币),并置入旗下包括易迅在内的大部分电商资产,获得京东15%的股权。今年2月16日,腾讯宣布收购大众点评20%的股份。去年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获得搜狗摊薄后36.5%的股份。
此外,腾讯还入股了华南城,参股了嘀嘀打车等公司。更早的时候,腾讯投资了金山网络、金山软件、艺龙、同程网等公司。
4月10日,百度将收购携程整合去哪儿。目前携程市值约70亿美元,这一并购将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大规模的收购。
去年8月14日,百度宣布以18.5亿美元完成收购91无线;8月23日,百度向糯米网战略投资1.6亿美元控股59%;5月7日百度宣布3.7亿美金收购PPS视频业务全部股份,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2月,百度以3000万美元收购移动安全公司TrustGo的100%股权。
在美国,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
互联网大佬目的明确,即花钱买未来。收购集中于两个方向,分别是移动互联网、O2O、云计算(大数据),这几个方面被视为互联网的未来。
每一个半衰期结束前,互联网公司都疯狂并购。2000年时代华纳并购了AOL,合并交易额达1660亿美元,迄今为止,互联网行业尚未超越这一规模。
并购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谁也不知道如何到达,于是资本意志取代创新主导行业发展,大佬们开始“花钱买未来”。
花钱买未来的策略不见得成功。在2000年前后,雅虎看到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未来,花巨资收购了包括Overture、Inktomi在内的一大堆搜索引擎公司,耗去资金超过20亿美元,但结果仍然被谷歌超越。
半衰前的疯狂收购与半衰期无数公司批量倒闭,是互联网行业大浪淘沙的两种重要模式,结果会让优秀的公司保留下来。在美国,第一次半衰期淘出了谷歌为代表的公司,第二次半衰期则淘出了Facebook为代表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