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2013年管理费收入前三的货币基金依次为南方现金增利、华夏现金增利、易方达货币,三只产品所贡献的管理费分别为1.77亿元、1.62亿元、1.35亿元,与一只百亿元左右规模的股票型基金管理费收入相当。
除了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货币基金的费用开支中还包括托管费和销售服务费,分别支付给托管银行和销售机构。2013年,货币基金支付的托管费为5.4亿元,销售服务费为7.82亿元。
不难看出,在货币基金这只蛋糕中,销售机构切走了最大的一块。除了获得销售服务费,销售机构还要参与管理费分成,即“尾随佣金”。
“销售服务费基本都是渠道拿走了,有直销平台的基金公司能分一小部分,但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要来分。”有基金公司电商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表面上并不直接收取销售服务费,一般都是先记在基金公司名下,然后通过其他费用取走。
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对接产品)年报显示,2013年有8655万元销售服务费计入了天弘基金名下。据了解,这部分费用最终会支付给余额宝的唯一资金入口支付宝。
基金管理费分成则不尽相同,与机构间的议价能力相关。据了解,目前销售机构与基金公司签订的管理费分成比例通常在30%~60%之间。据天弘基金方面证实,天弘将增利宝货币基金保有量的万分之八付给了支付宝,作为通道费以及技术服务费,占到该产品所提取0.3%管理费的27%。
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则开拓了一种新的收费模式。据与财付通有过接触的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财付通采用的是类似互联网广告CPA(CostPerAction)的收费模式,即按客户开户、购买基金行为收费。一开始财付通开出的收费标准是,每开一户收取20元,让不少基金公司望而却步。最终财付通与几家基金公司达成的协议是:开一个户收取10元,客户开户后购买了货币基金再收取5元,如果客户购买了股票基金则再收取15元。
互联网金融催生的激烈竞争促使各机构纷纷降低费用,让渡部分利益以提升客户收益,换取产品规模。此前传统货币基金管理费通常为产品规模的0.33%,如今新近成立的产品则将管理费普遍下调到0.27%~0.3%,托管费则从原来的0.1%下调至0.05%~0.08%,只有销售服务费仍然保持着0.25%(A类)的水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货币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只有股票型产品的1/5、债券型产品的1/2。
“货币类产品是靠量取胜,规模一上来,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上海某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经理表示,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做1000亿元规模的货币基金不是很难,但如果是股票型基金,规模能做到100亿已经很难了。
截至今年2月末,我国货币基金1.4万亿元的规模即将追上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并达到债券基金规模的5倍。
互联网销售公司成本“压力山大”
然而,货币基金的钱并不好赚,这一利益链条上的每一方几乎都在“哭穷”。“目前在货币基金上,基金公司只能赚点小钱,而第三方销售和支付公司基本是亏钱的。”某基金公司人士直言。
除了投研和销售方面的开支,对货币基金而言,基金公司还要承担一笔不小的隐形成本:一是前期开发费用。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对接不同的机构和平台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平台开发,“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另一块成本是基金公司为了实现“T+0”为客户垫资的费用;此外还有其他营销推广方面的开支。
而对于开发类似余额宝业务的第三方销售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同样面临着垫资等方面的成本压力。所谓“垫资”,是指为了实现“T+0”即时取现功能,销售机构先以自有资金支付给投资者,再等货币基金赎回到账后用来偿付其垫资款。目前主要是由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来承担垫资,虽然垫资方可以享受取款当日的资金收益,但这一收益可能存在与市场利息之间的差额,因此这部分资金损失的利率就应该算在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