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方向,一个是微缩化,一个是大型化。现在谈论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典型的指比PC微缩化的智能手机,其实汽车是另一类数量庞大的潜在终端,比PC大型化的。当然汽车终端目前还处于“功能机”甚至“模数转换”的时代,与智能手机相比差了20年以上。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代表,一个可能是可穿戴设备,更可能的是互联网汽车。再下一代呢?
虚拟运营商是“Carrier of Carrier”,互联网是“Network of Network”。现在的打车软件安装在移动的智能手机上,智能手机放置在移动的汽车上,因此属于“Mobile of Mobile”,当然还是外置的。“Automobile”说的是机动车,不是“智慧移动”。“中国移动”说的是移动通信公司,不是说造汽车的。
在汽车信息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根据统计,65%的事故源于驾驶者分神,其中又有74%的事故是由打电话和发短信引起的。在发短信时,驾驶员眼睛离开道路的时间比不发短信情况下高400%还要多。开车发短信形同杀人,犯罪未遂你有木有?
打车软件也开始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了。比如媒体报道老人打不到车,出租司机分神等。这些说辞比起铁路和电报进入中国时大清国高官的义正词严,比起移动电话和短信对驾车分神的危害,还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技术进步必然导致负面影响,但技术自身也在进步。
汽车的网络化还非常初级。比如车内使用的还是总线结构,而计算机联网的以太网和TCP/IP技术差不多有40岁“高龄”了。马航MH370事件,暴露出了航空器在网络化方面,竟然使用的还是40年前的黑匣子技术,还处于“单机”时代,根本不是自动实时的把数据传输到云端。ITU刚刚宣布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黑匣子技术标准。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基础,以打车软件、车载导航、无人驾驶和Tesla等为代表,互联网已在倒逼交通产业的改变了。汽车行业还在做硬件,用的是卖硬件搭售软件的商业模式,类似于计算机行业的上世纪60~70年代。信息产业卖硬件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卖软件的时代也正在过去,现在是“软件即服务(SaaS)”的时代。
交通业自己不改变,互联网就改变交通业。打败你的一定是技术,不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