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合格评定标准等18个分项标准陆续制定与发布(分别为GA/T 669.x系列、GA/T 792.x系列和GA/T 793.x系列),使平安城市建设有章可循,而开展建设的城市也由初期的22个试点城市逐步推向全国。
2010年前后,全国平安城市建设已开始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各地以平安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大规模联网系统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且各具特色,其中某些建设内容(如智能交通、智慧社区等)已经超越了平安城市的安防属性而初具智慧内涵。为进一步规范系统联网的有效性,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使平安城市建设向图像资源联网和业务深度应用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3年12月,以视频监控联网及深入应用为目的的《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应用标准体系表》被审查通过,新的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及深入应用系列相关标准即将开始制订或修订,并将进一步规范在新技术、新形势下的平安城市建设。
需要明确的是,平安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安防系统的建设,涉及到人防、物防、技防等三大体系。
1. 智慧城市特点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理顺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并做好投资建设和保障措施。要重点对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应用体系、产业培育等进行切实可行的规划,保证总体业务与技术架构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从技术层面上说,智慧城市一定是建立在全面感知的物联网基础上,且可充分保证各类信息资源的高效传输、存储、分析以及智能化综合应用,因此信息化或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这其中,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视频感知为主的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智慧城市也就失去了意义。在中国通信学会智慧城市论坛发布的《智慧城市白皮书(2012)》中,给出了图1所示的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三、立足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与平安城市建设不同,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 “智能金融”等,而在实际建设中,往往还会有更多的专项应用,比如“智慧旅游”、“智慧水务”等。不难看出,上述绝大多数专项应用建设都离不开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因此,即使非平安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其他板块同样为广大传统安防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这些城市在资源禀赋、信息化发展水平、城市定位等方面可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然而它们在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方面却可能大同小异,非常近似。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共性,又要注重立足城市特色,根据建设城市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避免照搬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试点城市桂林市的建设为例,由于有着“山水甲天下”的城市特色,该市以“智慧旅游”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智慧城市年会上,桂林市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天眼”工程获得了“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这也是在全国11个获奖项目中唯一归属于旅游业的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