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院在淘宝网上自行组织司法拍卖,我认为并不合适。”该人士说,浙江省高院司法网拍采取“零佣金”,并在省内法院系统大力推行,要求执行部门大力参与网拍相关工作,对于因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则从法院办公办案经费中列支。
从司法执行角度来看,这显然增加了财政支出。一些法院为了应对“淘宝司法网拍”的额外工作,已经纷纷增加人手,使得法院的办案经费相应增加,本不宽裕的司法行政资源也更为趋紧张。
该人士还说道,1998年6月11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变价时,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确定法院在司法拍卖程序中所担任的角色,应该是择优选用并随机确定委托拍卖机构。同时,对司法拍卖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保障。但现在的网拍,在他看来,虽然看上去节约了拍卖佣金,省去了中间环节,但却和当初法院自行组织拍卖没有区别了,其实是回到了法院自行组织拍卖的“原点”。
争议
拍卖界人士觉得司法网拍
其实是回到了法院自行组织拍卖的“原点”
既然网络司法拍卖房产可以按揭,那么司法拍卖的房产会不会躲过限购令?为“炒房”一族或中介机构打开了方便之门?
“首先,不同的地区对于司法拍卖的房产是否列入限购范围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司法拍卖的房产能不能躲过限购令还要看各地的规定。”淘宝网拍卖频道的毛皓说道。
此外,在是否会为“炒房”一族提供方便的问题上,毛皓表示,就目前他们和法院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网络司法拍卖的房产还不存在被拿去“炒房”的趋势,更多的还是刚需一族在网上参与竞拍买房,因为他们觉得司法拍卖的房产价格会更实惠一些。
不过,毛皓也表示,随着司法网拍越来越普及,以及房产可以进行按揭之后,可能会有炒房一族或者中介机构打起这些房产的主意,要禁止这样的现象出现,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进行规范了。
我们在一位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这里也进行了了解,他倒是觉得,司法网拍的房产可以按揭之后,或许可以阻断一些利用司法拍卖房产牟利的路子。
因为按照过去的司法拍卖规则,房款需要一次性付清,这对购房人的资金支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参与竞拍的人可能不会很多,房价自然也不会拍得特别高,往往会低于市场价。一些有支付能力的人就会看中这点,拍下房子,在房产证办好之后,再以二手房身份上市交易卖出较高的价格,从中赚取差价。
但现在可以按揭之后,这些在拍卖的房产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竞拍,竞争也会变得更为激烈,房子的价格也会越来越接近市场价,这对于想从中赚取差价的人来说,司法拍卖房产的吸引力就会逐渐降低。
回应
法院认为司法拍卖上网优势多
顺应司法改革潮流
对于拍卖行业的看法,法院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采访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说,网络司法拍卖,实现了执行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司法拍卖上网非但没有回到原点,更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司法改革。
饶处长说,多年来,企业界对委托司法拍卖佣金高并存有暗箱操作等问题投诉反映不断,认为大大加重了困难企业的诉讼负担。对此,浙江高院于2011年2月1日起,决定下调拍卖佣金上限,并规定了最高限额,使得我省当年的拍卖佣金比原标准下降了36%。
但浙江省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向浙江省领导和浙江高院反映一些企业仍有意见:“当事人已经支付了执行费,不应再支付拍卖佣金;司法拍卖是执行程序中的一项工作,理应由法院来完成,不应全部委托拍卖机构拍卖。”
与此同时,浙江高院发现在下调佣金后,委托拍卖中存在的拍卖宣传范围窄、参与竞拍人少等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围标串标、暗箱操作难以杜绝,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和法院形象。
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浙江高院在2012年开始启动网络司法拍卖改革试点工作,并确定了两个基层法院开展网拍试点工作。
试水网络司法拍卖,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财经网发布“您如何看待浙江法院在淘宝网上拍卖涉诉物品?”的网络调查,结果表明,占97%的绝大部分网友都赞成在淘宝网上拍卖涉诉物品,并认为此举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
而去年1月正式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更是删去了有关委托拍卖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法院有权自行组织拍卖,浙江高院在当年的3月中旬提出了“网拍优先”,即能上网拍卖的标的物都应当优先上网拍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