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创业家》四月刊 作者/纪中展(新鲜传媒CEO)
引言:“互联网思维”批判
“说”容易,做起来难。当下的“互联网思维”成就不了创业者,只不过捧红了又一批“成功学”讲师。
人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它的两个年轻的代言人马佳佳(张孟宁)和黄太吉(赫畅)骤然走红,剧烈撩拨着创业者的心弦。成功捷径就此找到,擦边球、毒舌、搏出位就是互联网的真谛。运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市场巨头指日可待。
“互联网思维”瞬间造就了一批白日梦患者。如同盲人摸象,年轻的代言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发现欢呼。他们就像坐在汽车副驾驶位置上的孩子,摆出开车的架势,假想自己掌控着汽车的方向。方向盘不在他们手中。
在今天,互联网思维病了。哦不,是那些整天满嘴“互联网思维”的人病了,或者说他们只是装病。
正文:
最近,无论你身处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如果你不能证明你得了互联网焦虑症,以及你正在努力地导入“互联网思维”的话,那你好像就out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度进入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应用领域,互联网思维成为显学:做互联网思维的手机,做互联网思维的汽车,做互联网思维的豆浆店,做互联网思维的牛腩店,做互联网思维的成人情趣店,做互联网思维的青楼……似乎互联网思维突然变成了一句很灵验的咒语,只要对着你现在做的事情大声念几遍,就能点石成金。
很多人就此暴红,比如马佳佳和黄太吉。一个做了互联网思维的情趣用品,一个做了互联网思维的煎饼店。两人俨然“互联网思维”的化身,拿着PPT四处兜售他们理解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假裁缝们聚拢了一群傻国王,还有那些傲娇的互联网焦虑症患者,为他们编织互联网的新衣。每次看着PPT听着他们演讲,我都有去做那个喊出真相的倒霉孩子的冲动。说老实话,在我眼里,满嘴大词的假裁缝,不是黄某吉,不是马某佳,他们都是裘千丈。
中国很多大企业的老板们,甚至老牌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在公开讨论对于互联网汹涌而来的焦虑、恐惧。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以此显示自己的高瞻远瞩。对互联网思维,有很多解释:互联网思维是回归,是社群,是回到常识,是连接一切,是参与感,是……其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老纪认为,在今天,互联网思维病了。哦不,是那些整天满嘴“互联网思维”的人病了,或者说他们只是装病。要警惕那些动不动就跟你说互联网思维的家伙。评价一个人说的“互联网思维”是不是正见,就要看是不是从用户出发,以产品为本。其他都是野狐禅。
以下五问可作为“互联网思维”的试金石。
1.风口猪还是放风筝?
马佳佳说:创业半年的时候我几乎没做什么事情,就是做了一些病毒视频,一些年轻人很喜欢的内容,然后就有很多顶级的电商论坛请我去作讲座。我觉得他们真的很缺少或很需要这种很新锐、很前沿、所谓 90 后的思想。
黄太吉说:黄太吉能火起来,是因为踏准了“回归”的节奏,实现了当今的时代需求,实现了审美、媒体、情感和常识的回归。
“风口的猪”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思维里的重要概念,大家都在热衷于找风口,以为找到了风口就大功告成。但大家有没有想到一句老话啊——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你找到风口了,但你万事俱备了吗?要做风口的猪,重要的是先当好猪。很多人是直接把自己当风筝了。
2.赶时髦还是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