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调查数据
近两成消费者未实现“无理由退货”
日前,中消协和各地消协组织对维权案例进行分析时发现,新消法实施过程中涉及“七天无理由退货”的问题较多,网购企业履行相关责任并不尽如人意。新消法实施以来,有30.2%消费者认为第三方购物平台没有提供商家的确切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有近20%的消费者未实现“无理由退货”主张。
争议
不宜退货缺评判标准
新消法中规定,除了四种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之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也同样不适用。但什么样的商品是不宜退货的商品,消法中并未给出明确说法和界定,而商家则牢牢掌握了主动权,用这一说法拒绝消费者退货要求的不在少数。
北京晨报记者发现,几乎每家电商平台都在自己的退换货政策中列出了大量的例外商品。在淘宝网,除了《新消法》规定的四类不支持“七天退货”的商品外,“服务性质商品”、“个人闲置类商品”两类默认为不支持“七天退货”;可选支持“七天退货”的商品包括了非生活消费品、代购类商品、二手限制类商品、成人用品、贴身衣物、古董孤品、食品保健、贵重珠宝首饰、家具家电类商品等九类,卖家可根据商品性质不选择“七天退货”。此外,淘宝网还在条款中列出了80类商品品类及退货条件。其中,“未拆封”是被提及最多的条件。未拆封怎能发现商品有问题?这是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消费者提出频率较高的质疑之一。
亚马逊也出现了诸如“无法保证退回商品完好的”、“已拆封或已使用的办公耗材、电动工具和车用油商品”不在七天无理由退货之列。而贵金属、手表、奢侈品等贵重商品几乎被几大电商一致规定不在“七天无理由退货”之列,例如乐蜂网虽然将无条件退换货时间延长到45天,却特意强调“奢侈品品牌商品可能不享受该政策,请留意页面‘特别说明’。”这些门槛无疑为消费者维权增添了困难。
“商品完好”含义不清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新消法对七天无理由退货有这样一句补充说明。然而,“完好”的定义站在不同的立场来看却有不同的解释。
“我在天猫买了一台单反,店家要求退货时必须是没有拆掉盒子上的密封码。”消费者刘先生表示不能理解,如果不拆开消费者怎么来判断机器是否正常。但北京晨报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都看到,要求消费者在七天无理由退货时必须保证包装正常附件齐全。对此,有专家表示,商品完好的标准应以是否影响二次销售为依据。包装完好和商品完好是两个概念,商品本身是完好的,商品附带的附件也是齐全的,这些应该是它的要件所在,至于包装是不是拆封了,不应该包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