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广令”、“限娱令”等一系列广电政策曾让视频网站颇为受益,而作为视频行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关于影视剧版权层面的限令近日终于落地。监管部门对电视台“一剧两星”的新政让视频网站窃喜:制作方为求更多播出渠道,视频网站无疑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不仅涉及版权价格,还可以有联合出品、定制剧集等更多的想象空间。
政策利好视频网站
国内电视剧市场一直实行着“4+X”的播出模式,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可以在4家上星卫视同时播出,最直接表现在热门电视剧的首播上,激烈的竞争不仅不断催涨热门剧集版权价格,还让电视观众饱受长达十年的“不管怎么换台,都在播同一个电视剧”的糟糕体验。
不过,一则官方政令让情况开始翻转:从2015年1月1日起,实行“一剧两星”的播出模式 ,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卫视播出,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两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甚至表态,“一剧一星”是最理想的播出状态。
新政一出,对电视台以及制作方的影响不必多言,围绕渠道、价格的变动已经“山雨欲来”,对强势电视台和版权方而言,整体上甚至呈现唱衰趋势:要么电视台采购价格提高,要么制作方版权收益减少,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而复杂博弈只是开始。
但潜藏的受益者也浮出水面,视频网站成为窃喜角色。
自从有了视频网站,就扮演了与电视台“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外更竞争”的复杂关系,但通常情况下,电视台仍然主导影视剧走向。特别是在制作方眼中、视频网站也一直是强势电视台之外的第二种选择。
但近些年来,广电一系列新政都在昭示对视频网站的利好。如果说2011年出炉的“限广令”(每集电视剧中不得插播广告)让广告金主更为关注网络视频平台,而“限娱令”(减少电视台每周娱乐节目播出次数)也催熟了视频网站自制娱乐节目的大爆发,那么现在的“一剧两星”则从影视剧版权层面更深层地刺激了视频网站的未来,而影视剧一直是主流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要素。
版权价格更具空间
一直以来,版权价格是视频网站迈不过的坎儿。在多数从业人士眼里,行业烧钱最为激烈的2010-2011年,单部电视剧上千万元,甚至单集电视剧上百万均是稀松平常的事,即便现在价格趋势平和,但重金采购影视剧仍是视频网站彰显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一方面源于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激烈,谁都想追逐热门电视剧;而另一方面在于视频网站一直处于版权交易较为弱势的一方,定价权多由制作方衡量各个买家确定”,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长期博弈的潜台词实质上也是制作方在权衡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之间的关系,比如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依然强势,制作方轻松捞金,不屑于与视频网站太多纠葛。
但政策变化让视频网站感到欣喜。作为历年版权采购大户,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断定,“价格肯定会有所变化。对于优质剧来说,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对于中等制作的剧来说,版权费会有一些起伏”。
但高飞强调:“乐视网版权采购的总预算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改变,而版权分配结构会有些变化。”由于新政正式实施还有大半年时间,而今年的主要剧集此前已经采购完成,高飞坦言:“具体变化目前还很难判断。”
搜狐视频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原来四星拼播形式带来的高额发行利润骤减,暴利时代结束”,而“卫视剧场收视率排名重新洗牌,视频网站对于不同卫视播出剧的单剧的定价将重新定义”。
“价格的变动只是表象,本质上制作方与视频网站关系的改变,会更重视视频网站的播出渠道,视频网站在版权采购方面的话语权、议价权将有所增加。”爱奇艺运营副总裁耿晓华如是指出。
高飞持有类似观点:“在议价方面会有一些影响。购剧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两极化,甚至出现另一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