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来,虚拟运营商要想仅依靠赚取销售价格与批发价格的差额来获取收入,显然十分困难。就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的最新情况,虚拟运营商企业与基础运营商已进行了多轮的价格谈判,希望基础运营商能把批发价格进一步下调,给其更多的空间。
按照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于电信市场后来者的虚拟运营商企业,价格战往往是最容易占据一席之地的途径,但单纯的压低价格之路似乎已被基础运营商的高批发价格所堵塞,厂商要么强忍鲜血坚持打价格战,要么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低成本代价:不清零的双面效应
被大多虚拟运营商祭起的不清零这个法宝,实际是把双刃剑。它的光鲜一面在于,虚拟运营商的不清零套餐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内电信行业业务套餐的月费制,将使用户不再受到包月限时使用的束缚,似乎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性,也正体现了不少虚拟运营商所主张的“我的手机我做主”口号。
从近年来部分用户对基础运营商流量清零机制诟病甚至诉诸法律层面的几桩案例来看,部分用户对流量不清零有着一定的需求。虚拟运营商所采取的不清零策略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在移动转售业务初期,虚拟运营商以此为切入点和宣传点,来吸引用户,积累用户规模量。
然而,不清零套餐也存在很多隐患与问题。不清零套餐,实际延长了用户对流量、语音、短信等业务的使用时间,这对其自身的业务销售将形成一定的冲击。在虚拟运营商经营初期,用户数量少、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厂商自然可以牺牲一部分利益来吸引用户,随着用户数量增加,不清零政策能否长期地延续下去还得打个问号。
另一方面,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就担忧不清零套餐带来的各种额外“负担”,以蜗牛移动的“170免卡”为例,其包含语音通话不清零而且半年内拨打国内电话完全免费,这样的低成本,或许将给一些商家提供新的营销途径。手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接到的广告营销类骚扰电话也很有可能出现陡增的局势。除了广告推销骚扰电话,更令人担心的是,170号卡有可能还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对手机用户实施诈骗。
由此可见,虚拟运营商企业在祭起不清零法宝之时,还需要全方位考虑到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如何建立起企业的业务交叉补贴机制以补贴不清零的成本投入,如何规避可能对手机用户造成的安全隐患实现良性发展等等,都是摆在虚拟运营商企业面前的重要难关。
过时的“玩法”:难以撼动市场格局
事实上,流量、语音及短信等业务不清零,根本不存在任何技术的障碍,电信运营商早在2G时代就已尝试过流量不清零的“打法儿”。中国移动于2005年曾在广东省部分地区推出了20元GPRS包月,用户可不限流量浏览WAP网页,该卡甫一面市即销售火爆。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的发展及普及,用户使用手机上网可以像在PC端一样获取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包括图片、小说、视频等,加上各种App应用流行,此时手机用户上网所消耗的数据流量比2G时代增加了数十倍。而此前的20元不限流量卡用户升级为3G用户,由于流量使用不受限制,给基础运营商的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鉴于此,基础运营商不得不停止销售这种不限流量卡。
项立刚分析称,目前基础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包月套餐制,实际是一种限时优惠政策,用户选择这种优惠包,在套餐内无论是语音、短信还是数据流量,都相对便宜,但如果脱离了套餐,各项业务的资费实际要高出许多,这样来看,用户实际已享受到了实惠。
前不久,中国联通的一位负责人在出席蜗牛移动“170免卡”发布会时,就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虚拟运营商使基础运营商“感到有压力”,基础运营商也正在寻求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多元化,但短期内还难以实现不清零及免费。基础运营商的营收主力就是流量、语音、短信等电信业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如果放开不清零甚至免费大门,则必须找到另外的能够盈利的新业务,才能有能力弥补因开放这道大门而造成的商业缺口。目前,基础运营商还并未找到这种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