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通信领域的一种新网络技术,主要目标是实现通信网络的开放性,降低系统设备软硬件耦合。传统的通信设备软硬件一体,导致网络灵活性差、大规模组网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当前物联网、云服务等新型业务的推动下,亟需通过SDN技术提升网络的灵活性,降低网络对系统设备的依赖。
传统的通信设备包含控制平面、转发平面、管理平面三大平面。业务的实现不但受到转发平面的限制,更大的限制来自于控制平面,由于受制于设备提供商的软件开发周期,新业务响应慢。SDN技术通过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分离的思路,使得设备只关注于转发,网络中的控制平面从系统设备中抽取出来集中到专门的网络控制器上,网络控制器提供开放的API接口给第三方,使得第三方能直接通过网络控制器控制网络,网络维护人员或网管直接通过控制器管理设备,从而降低系统设备的成本,简化网络运维。
SDN有“狭义SDN”和“广义SDN”之分,狭义SDN指从openflow发展而来,基于openflow的新型网络技术,广义SDN指满足控制与转发分离、逻辑集中控制、开放API这三大特征的新型网络架构和网络技术。
SDN的网络模型
SDN网络主要由SDN控制器和网络设备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控制器支持标准API接口开放给第三方,也提供网管接口接收来自网管的控制管理。其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设备主要提供基本的业务转发、QoS等方面的能力,转发设备的转发表项由SDN控制器下发到设备,转发设备不运行复杂的路由协议,转发路径的形成由SDN控制器进行计算下发到设备,网络设备也接受网管通过DCN通道直接管理。SDN控制器是虚拟网络的大脑,管理SDN网络拓扑,根据拓扑计算转发路径、配置管理业务,最后形成表项下发到网络设备。SDN支持开放性接口,接受第三方软件的控制,也接受网管的控制管理。
基于SDN的设备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IP RAN网络广泛应用于移动回传网,用于承载2G/3G/LTE等移动业务,是一种新型传输网络。IP RAN网络分为接入、汇聚、核心三层。
IP RAN全网采用IP/MPLS解决方案,接入层涉及到IGP、BGP、LDP、RSVP-TE、PW、PW-BFD、BFD for RSVP-TE、IGP-BFD、QoS等配置。一个IP RAN本地网的接入层往往有数千台接入设备,网络开通工作量比较大,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现有IP RAN在网络高可用性、网络运维等方面面临困境。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增值业务和应用层出不穷,IP RAN网络如何更好地适应业务网络的发展和要求,快速响应业务的建立及对业务进行动态维护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