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微软真正该做的是什么?
微软真正该做的是在 Windows 8 中取消自 Windows 95 以来的 Desktop 设计,只保留 Metro界面。
有人说微软现在推出的 Windows 8 是等死,如果要是做出只保留 Metro 的 Windows 8 就是找死。但是找死并不一定真的会死。
早在 2012 年末 Windows 8 刚刚推出的时候,Android 和 iOS 虽然在移动端做的风生水起,然而桌面端上 Windows 的霸主地位比现在(2014)牢固的多,Mac OS 和 Linux 在市场占有率上还处于不值一提的地位。微软对桌面端消费级和专业级的软件生态环境虽没有如苹果对 App Store 上那样的控制力,但是也有着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充分的影响 Windwos 应用开发者的风格。
设想一下 Windows 8 的配套战略如果是这样的:
在 Windows 8 中取消桌面模式
旧有的 Windows 应用可以以一个丑陋的“兼容模式”全屏的跑在 Metro 界面下
停售零售版 Windows 7 和 OEM 授权
这样的战略看起来是疯狂的,但是我们可以逐条的分析其可能性。
第一条,在 Windows 8 中取消桌面模式,并不会造成用户真正的反水。微软在 2012 年时对桌面操作系统的把控如果类比成国内的产品就像是微信对即时通讯、微博对社交网络的把控。用户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使用 Windows,要么使用界面更加糟糕的 Linux,苹果电脑虽然是一个选择,但是苹果台式机的价格和软件生态系统(主要是游戏、Office)的匮乏会将用户拒之门外。
第二条,旧有 Windows 应用可以在一个丑陋的兼容模式下运行。这保证了 Windows 仍然支持其从 Windows 95 时代积累下来的庞大桌面生态体系。这些程序在功能上不会有任何缺失,只是用起来不那么好用了。游戏、专业软件的移植开发难度和时间都不可能让开发商在短期内叛逃 Mac OS。而对于用户来说,要么在 Windows 8 用那些尚未 Metro 化变得有点丑的应用,要么去用根本没法运行这些程序的 Linux 或 OS X。
第二条的策略听起来是最丧心病狂的,然而在 IT 史上并不是没有过先例。苹果当年在将自己的操作系统从 Mach 内核的 Classic Mac OS 转移到 BSD-Unix 内核的 OS X 的时候就曾经这么干过。旧有的在 Classic Mac OS 上运行的程序可以通过一个兼容层(Classic Environment)跑在新的 OS X 系统上。这样既保证了用户的功能需求不会断代,又变相的催促了软件开发商为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发新的程序。
在微软的例子里就是促进企业开发 Metro 界面的应用,他们如果为了向用户销售下一个版本的软件(比如 Adobe),他们就不得不在下一个版本中将软件改造成适应 Win8 风格的,否则就必须向用户解释为什么他们要停留在糟糕的兼容模式下运行。
第三条,停售 Windows 7 的零售版和 OEM 授权。这一条的目的在于让市场占有率只升不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 PC 厂商出售了大量带有 Windows 8 授权的计算机,然后这些用户回家之后将系统重新安装成了 Windows 7。不谈中国用户,停止销售 Windows 7 零售版将是一次阵痛,但是也能成功阻止用户的版本回滚。这就像之前以 iOS 为例所说的那样,除非越狱,苹果的 iOS 设备永远无法降级。一旦用户被新特性诱惑升级,那么他们就永远只能选择前进。即便是有那么多的人在 iOS7 发布后坚决表示坚守 iOS6,但是 iOS7 还是成为了历史上升级最快的 iOS 版本,而一旦升级,审美就不过是用 1 个月看惯还是用 3 个月看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