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中国兵团从容应对
面对全球IT巨头纷纷在华开展公有云服务,国内本土云服务提供商似乎并不怕“狼来了”。由于政策等原因,国内企业对公有云市场的开拓占尽先机。国内已经有不少本土厂商积极提供公有云服务。曙光一直以“城市云”为战略,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无锡、成都、包头等城市签订城市云计算中心合作建设项目。浪潮的“云海”战略则聚焦“行业云”,建立包括政务云、工商云、卫生云、药监云、食品安全云等跨越10多个行业的云应用,并已经与全国25个城市和行业签订了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阿里云公司在2011年7月宣布,阿里云以自主开发的飞天开放平台为基础,正式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其目标是要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的云计算服务公司。而在2013年初,百度也正式开放应用引擎BAE,面向所有开发者推出公有网络应用开发和部署平台。
从目前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现状来看,国外厂商力图用本土化策略,积极与合作伙伴创建生态圈来打开市场突破口,它们在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中国本土的公有云服务早已不是刚刚起步,中国的云计算用户多少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与习惯。国外云服务产品能否在中国市场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服务,将确定它们是否能在中国市场尽快扎根,并借助自己品牌与产品实力迅速拓展市场的关键因素。
与国外厂商不同,国内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对本土客户的需求认知、价格与细分市场等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它们可以细分用户、拓展海外业务等方式来弥补自己的短板。而且国内的数据中心审查非常严格,国外巨头在这方面如果急速挺进,极易引起水土不服,当前先从一些原有客户中突破或许就是想摸索出在华运营公有云服务的技巧。特别是去年热炒的“去IOE”事件更是加深了国外IT巨头的顾虑,在“棱镜门”事件之后,大型国企、央企正在考虑替换原有的IBM、Oracle、EMC系统,如果要这些大型企业将数据放到亚马逊和微软的服务器上,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现在到底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情况仍非常难说。
小结: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已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产业格局,未来也有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们已经从市场竞争的硝烟中看到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跨国IT巨头将加快布局中国公有云市场,国内IT巨头也将继续发力,但最终到底谁能够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独占鳌头?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