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释放创新活力。Spigit、TopCoder等平台抓住人们渴望创新、解决问题和渴求知识的心理,迅速、有效地推动创新进程。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汇集了一些狂热的技术人员,雄心勃勃地计划绘制出整个人类的基因序列图谱。还有企业通过自身创建的协作平台和社群来解决问题,如美国制药巨头礼来公司组建了创新交流平台InnoCentive,将编外人才资源与云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解决客户提出的一些难题。
其三,快速跟进产品研发。这主要是指开源软件和开源软件社区带来的软件开发模式的变革。开源软件社区为开源软件开发制定了规则和设计工具,从而构成了一支覆盖全球的开发团队,不断创造和改善开源软件产品。大数据时代的驱动引擎Hadoop、核心操作系统Linux都已经对产业造成了深远影响。
不过埃森哲认为,目前众包服务模式和平台相对还不够成熟,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何悠毅认为,中国发展众包模式很有潜力,比如,可以通过众包平台获取西方市场顾客的想法,再在国内生产产品出口到西方市场。
埃森哲在报告中称:“硬件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它有助于企业获得无限的计算能力,并按照自身需要来调整其规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硬件已不再那么重要。埃森哲揭示的硬件重现舞台这一技术趋势让人感觉有点诧异。埃森哲北京技术研究院院长刘东指出,埃森哲此时提出这一说法,是希望重新强调硬件和硬件创新对企业数字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当前对建立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数据中心需求的增加,驱动着硬件领域的新一轮发展。
埃森哲提出这一趋势的理由是:第一,各行业对规模化数据处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求稳定、可靠的硬件系统作为支撑;第二,硬件和服务器架构不断创新,为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的数据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三,开放资源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创新。比如,Facebook发起的开发计算项目正通过免费共享各种创新成果加速基础设施的创新。
埃森哲认为,低功耗CPU、固态数据存储、内存数据库等技术创新,将提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性能,促使企业建设新一代技术基础设施。此外,超大规模的软硬件一体机非常值得关注,它使得企业只需一台设备就拥有超大规模计算能力。SAP的HANA、甲骨文的Exadata、IBM的PureSystems等都已具备超大规模计算能力。企业用户已经在行动。联合利华、倍耐力和NBA等采用了SAP HANA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埃森哲认为,硬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更高的设计要求,如更低的能耗需求,正在驱动技术创新,如惠普公司从移动处理器的设计中获得灵感,开发了Moonlight服务器,它可比传统服务器节省89%能耗。
其二,储存技术,特别是闪存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快速访问和处理数据的新途径。采用闪存存储阵列正成为拥有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网站和金融服务企业的一种常规做法。
其三,服务器架构的创新加速了专用基础设施的发展,这将有助于CIO从性能、规模和成本等方面合理配置资源。比如,SAP有28个客户在使用HANA平台执行数据分析任务,速度比过去快1万倍,这充分说明专用硬件已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