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通信网】3月26日,巴西下议院通过了一条新的法律草案《网络民法》。该草案被称为巴西的“网络宪法”,旨在反对网络间谍,以及保障平等接入互联网,保护巴西网民的言论自由,以及设置网络信息的复制权和使用权。
该草案能得以通过,是受益于美国家安全局(NSA)“棱镜门”监听事件曝光。该法案2年前就正式提交给巴西国会,但由于多方利益博弈一直搁浅。直到不久前,斯诺登公布的文件指称,NSA曾监听巴西多家通讯公司以及巴西女总统迪尔玛 罗塞夫,《网络民法》才突破阻碍得以通过,如果巴西国会参院表决通过后,就有望由巴西总统的批准实施。
《网络民法》曾希望强制要求,国际互联网巨头在巴西设立本土数据中心,由于争议较大,此次的法案中已将其删去。但《网络民法》规定,跨国互联网公司需要承诺,在国外存储巴西公民信息时,应遵守巴西法律防止信息被窃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监管层面的网络安全考量,这个法案还要求,防止通讯公司利用用户的通讯内容获得利益。这值得运营商高度注意。因为类似的大数据监管政策,必然在各个国家不断出现,并对运营商们的大数据战略带来新的变数。
面临互联网冲击的运营商们,正在试图通过大数据打造全新的商业生态模式,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甚至可以说,大数据的挖掘、共享和分析,已经成为全球电信运营商建造“智能管道”,从前向收费转变为后向收费的关键。而且,通过层出不穷的数据业务,让运营商能轻松掌握海量的客户数据。而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运营商可以了解客户流量业务的消费习惯,识别客户消费的地理位置,洞察客户接触不同信息的渠道等等。
如何运用、如何保护这些数据的平衡掌控,正成为政府、运营商、第三方公司和个人的博弈焦点,退一步,则错失大量市场机遇,进一步,则有可能滑向侵犯用户隐私的深渊。
目前,全球120家运营商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实施大数据战略。
下面,再看一下几家全球主流运营商的大数据“玩法”:
一、AT&T:位置数据货币化
2009年,美国最大的本地和长途电话公司AT&T开始向信息运营商的转变。
AT&T决定,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客户在消费场所附近通话或者其他通信行为,预判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以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为此,AT&T挑选高忠诚度客户,让其了解AT&T与消费厂商之间业务协议,并将客户隐私的管理权交给客户自己。在获得允许情况下,AT&T将这些信息服务以一定金额交付给消费厂商,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预估消费者登门消费的大概时间段,并且预测个人用户行为,并做出个性化推荐。
此外,在iPhone上市伊始,为了解iPhone的市场反响,AT&T还曾与Facebook结成战略联盟,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用户对价格、移动功能、服务感知等产品指标的体验情况,从而推出更加准确的电信捆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