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张楠
一则苹果计划32亿美元收购音频设备厂商Beats的消息,让音频设备——这个极少被人们重视又时刻离不开的产品重新引发了关注。
国产数码品牌通常都被自然的贴上低端、低质的标签。然而难等可贵的是,国产音频设备厂商不但是在中国,甚至全球中高端音频设备上都占据重要地位,诞生了惠威、Hifiman、达音科、FiiO、七彩虹、iBasso等在美国市场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是什么土壤让国产音频设备厂商有了生存的空间,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不断向高端奋进?带着对国产高端音频厂商的好奇和疑问,新浪科技专访了国内高端音频产品制造商Hifiman创始人边仿,从他6年的创立经历中,讲述国产音频厂商的现实和忧伤。
Walkman的启蒙
一提到随身听,边仿的兴趣立刻就被调动起来。“我是从90年代开始玩个人音频产品的,从高中玩到大学,当时爱听音乐,有几千张磁带和CD盘。后来研究生在天津的南开大学读,天津塘沽有个洋货市场,卖水货和二手随身听,我就特别着迷,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听各种设备。”
当时,最知名的随身音频产品就是以的索尼Walkman为代表的随身听和耳塞,那几乎是那一代人对音频设备共同的记忆。从1979年时任索尼董事长的盛田昭夫创造了Walkman的概念,并向全球推广以来,70年代-90年代随身听的发展史几乎就等于随身音频设备的发展史。
“那时的梦想就是有一个NB的耳塞,后来终于淘到了一个好耳塞,又想买NB的CD机和磁带随身听去搭配耳塞,一来二去生活费很快就花光了。手里有一大堆随身听、耳机。”边仿说,为了补充生活费,只能去论坛上卖二手,有时候看到喜欢的又买,连买带卖,对音频设备搞的非常精通了。到了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基本做到对日系二十多年来的随身听和耳机了如指掌,看到任何一个播放器,就立刻能说出它的型号、生产年代、音质如何。
研究生毕业后,边仿到美国攻读博士。他意识到理科专业在美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带着对未来的危机感,在读书期间,边仿用业余时间开始代理国产产品,把当时国内做的不错的几个品牌声美、VSONIC、宇音拿到国外销售。
“到2007年,我觉得是时候做一个音质好的音乐播放器了,毕竟iPod的声音太差。而当时以hifi音质为卖点的便携播放器是不存在的。这台播放器就是带动了后来高保真音乐播放器行业的HM-801。我在播放器和耳机上的各种资源也在推着我往前。Hifiman品牌就是这么来的。我2010年底博士答辩,答辩结束后第二天回国,组建团队、扩大工厂,一点一点从什么都没有,到作坊,到小工厂,到现在。”边仿说。
什么是音质好?
要想做音频产品,必须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音质好?怎么才能算音质好?
在边仿看来,“音质好”是主观听感真实,“像真的”。比如你在听小提琴音乐,要与真实的小提琴现场演奏比较像才行。有人一拿到耳机就去比频响、信噪比等指标,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这也就是Hi-fi的理念。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但是问题来了,中国绝大多数人从没有在高水平的场合听过真实的小提琴演奏,你怎么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声音呢?你怎么判断什么是好声音呢?你没有听过真声,用什么做参照呢?”边仿说。
缺乏一个成熟、有听音经验的人群,这就是整个中国音频市场尴尬的现实。
他举例说,频响是耳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人耳能听到的范围大约是20Hz-20kHz,如果用扫频信号扫描耳机的频响,曲线在经过人耳等响曲线矫正以后做到基本平直,这才说明这个耳机声音是真实的。但是有的器材厂商为了讨好用户,在人耳敏感的频段做了夸张处理,比如为了强调低音,对低频段做了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