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从电信日看运营商:如何让它流淌可控的支付流量?
发表时间:2014年5月19日 11:36 来源:科技杂谈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里所说的运营商特指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基础运营商。进入5月,针对运营商的动作密集:虚拟运营商放号、营改增、铁塔公司、放开业务资费,甚至坊间传言的网业分离,扩大携号转网不一而足。

今年,被称为4G元年,站在5·17这个时间节点,作为从业人员,当我从网上获知这一连串的报道时,一次次为这个行业的明天而感慨。

试想,中通服选址、设计、修建铁塔【现状】,运营商商租用铁塔【即将】,而产权却为不用操心建设不愁租赁的铁塔公司所有,这就是我理解的基础设施国家垄断之上的业务竞争市场化。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运营商处于卖方市场时,网络规划建设引领业务发展,如当年GSM、ADSL;反之,运营商处于买方市场,则由业务需求指导网络规划建设,如当下。试问,在现有技术框架下,一个铁塔公司如何有能力有动力去平衡、去支撑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发展?为贯彻国家意志,三大运营商都还在为4G制式纠结,不同制式同址干扰如何解决?TDD/FDD4G之后的演化趋于一体,是不是从另一方面说明,即使是国家意志也要遵循市场规律?铁塔公司有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会不会面临TD-SCDMA的命运?

就在社会各界为网业分离竞相吐槽之际,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事实是,国内以BAT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却在抓紧自建IDC数据中心,加紧网业合一,加强对网络的主导权。

随着电信骨干网向全IP架构演进,网络结构扁平化,以及软件定义网络在业界取得共识,业务在云端展开,BAT在全国的IDC、CDN布局日臻趋完善。云应用的特征是高度集中,与垄断的特征明显一致。BAT们借助产业分工,将运营商的生存空间压制在底下。

基站也好,管道也罢,都只是接入传输的介质和通路,在产业分工的夹层中,运营商的救赎之举无疑像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随着4G的到来和光宽带的推进,接入端的网速不再是瓶颈,一旦网业分离,获利最大的依然是自建骨干网的互联网巨头及IDC带宽批发商,因为他们垄断了有线无线的绝大部分流量。

腾讯的QQ、微信是流量的入口,其价值无需多言。而百度搜索不但是流量入口,也是流量分发枢纽。经济学理论表明,商品(流量)只有在流通(分发)才能增值,从这点上说,搜索价值凸显。阿里的电商基本是流量的终结处,但因为流量的商业属性鲜明,所以流量价值最高变现能力最强。

苦逼哈哈的运营商,在与流量应用巨头的较量中,如果不能争取到类似流量增值税的收益,也只能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2013年3月住建部和工信部联合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2013]36号)》明确了运营商退出最后200米的接入网管道管线建设,与此同时无线接入最后20米的用户自建WIFI亦让运营商心力不逮。

AP设备之廉价、组网之快捷、使用之无偿,已非运营商能掌控,使得ChinaNet、CMCC、ChinaUnicom热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曾几何时,全程全网的服务,端到端的连接是电信级QoS引以为傲的荣耀。

接入网的失守和IDC节点沦陷,已使运营商对网络的掌控松开了第一根手指,因网络优势带来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分离后共同的网络设施能在多大程度演变出差异化的主营业务,目前仍未可知。

[1]  [2]  [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