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通电讯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镇初 为了人性化的信息服务而出发 1975年出生的何镇初,从第一代信息亭开始,经历了信息亭行业发展的全部历程,发现了信息亭产业的设计问题,历时十年,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渠道,项目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资本的融资租赁,众筹众智,模式的现代服务,互联互通,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信息亭生态产业链。这位新三峡移民立足实业与高科技,十年成就信息亭。 在何镇初看来,计算机的诞生代表人类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在全世界同行不懈的努力下,如今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然而在他眼里,信息化进程中的人性匹配尤为关键,即:信息化必须具备和符合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有思想、有需求、有个性也有能量,这也是信息化服务的基本规律。“这是我的个性。”会写诗的何镇初表示。事实是在他担任YBC重庆总干事、重庆市青年企业家的若干次讲话中,人性的光芒从未离开过他的讲台,所到之处,他对于信息亭事业的关注从未离开过他的视线,一切可能运用于事业发展的物料、技术、人员、资源,全部编制入政通事业格局。如此个性决定了政通的企业精神面貌。一个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信息亭制造运营商的特质,这个特质帮助了政通在现代信息服务业中十年裂变地存在和发展,直到迎来全民互联网思维的春天。 重庆政通一方面要积极承接信息化服务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吸引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业在政通布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信息亭生产制造、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使三类产业更为协调。特别是在信息服务业方面,要致力于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智慧城市,搭上信息技术快车,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既要脚踏实地,也要漫步‘云端’。”他说。 基于政通良好的发展前景,何镇初表示,他愿意率领公司团队,放眼全国市场的同时也将重点为家乡智慧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把市民的用户体验、城市管理和拉动家乡万州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推动起来。“未来的万州区,不仅要做全球重要的现代信息服务基地,如果加上遍布全国的信息亭产业的支撑,实现云计算、智能管道、终端‘云管端’三位一体,必将推动重庆万州从码头经济走向科技和服务业前沿,迸发出强劲的活力。”何镇初认为。 十年铸一剑 统计显示,信息服务业是拉动我国经济的核心动力。国际金融衰退背景下,200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服务业仍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服务业产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其中美国已经达到6%,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目前只占据全球信息服务业份额的2%,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两三个数量级。此外,我国信息服务业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造成产业基础不稳固;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群发育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缺乏,产业配套不充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格局尚未形成;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力不足。何总简概括为:“个性缺乏”。 政通在确立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定位之初,就确立信息服务与企业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与信息产业调整和民族振兴的要求相适应、与电子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提升相适应的企业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