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移动运营商,在网络共享过程中则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影响与后果。尤其对于需要成立合资公司,将存量资产注入合资公司的情况,其资产价值评估、股权比例分配、管理团队构成、与母公司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母公司之间对网络部署需求出现不同意见之时的协调机制等等,都是合资公司持续稳定运营所必须面对的难题与挑战。国际市场上一些典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合资企业,如印度的Indus Towers、瑞典的Net4Mobility等,都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可作为后来者的参考和借鉴。
移动运营商在享受网络共享带来的直接成本降低之时,也必须承受由网络共享而产生的间接成本的增加。网络共享必然使运营商网络的独立性下降,并随之带来网络投资决策流程的减慢,以及更多、更为繁琐耗时的协调工作。同时,网络基础设施的共享乃至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从长远看,可能将削弱运营商对网络部署工作的理解以及相关的技术能力,这对运营商进行有效的战略决策以及保持长期的竞争能力,可能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网络共享带来的间接成本,需要运营商在启动网络共享时进行仔细评估。合理缜密的网络共享机制设计也有助于降低此类间接成本。
传统上,网络共享多发生于偏远的低业务量地区,以实现网络覆盖和普遍服务为主要目标。但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发现,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城市高业务量地区站址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而站址、回传链路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则日趋紧张,基础设施价值日益攀升。这就促使了网络共享的关注重心从偏远低业务量地区向城市高业务量地区的转移,网络共享的目标也从单纯的实现网络覆盖向覆盖与容量兼顾转移。
在这一趋势下,传统的基础设施公司也在逐渐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如美国的Crown Castle 、American Tower等铁塔公司几年来就在不断提升城市地区屋顶站在自有站址组合中的比例,以迎合运营商对城区高业务量地区站址的需求。同时,一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也逐渐浮现。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公司均开始探索“网络即服务”(Network as a Service)或者更为聚焦的“小基站即服务”(Small Cell as a Service, SCaaS)的模式。
目前小基站作为提升移动网络容量的重要手段,已被产业界广泛认可和接受。在LTE实现基本的网络覆盖之后,小基站将逐渐成为网络部署的重点之一。而高密度的小基站部署必将对通信基础设施资源提出更高的需求。站址、回传链路乃至供电都可能成为制约小基站部署的因素,高密度部署也将引起设备安装和日常维护的工作量上升,抬升人工支出。SCaaS的概念旨在由第三方公司为运营商汇集站址资源,准备回传、供电等基础设施,形成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为多家运营商提供中立的部署和管理服务。
如英国的有线电视和宽带业务提供商Virgin Media就于2013年进行了SCaaS概念的验证试验,通过与市政当局等多家合作伙伴合作,汇集路灯杆、视频监控抱杆、建筑物外立面、广告牌等站址资源,并利用Virgin Media相对丰富的宽带接入资源作为回传链路的配套,形成统一、中立的小基站部署平台(如下图所示)。

除以Virgin Media为代表的宽带业务提供商外,IT管理服务公司(如Colt)、系统设备制造商(如爱立信)等也都提出了自己的SCaaS模式。SCaaS模式一方面可以汇集多方资源,降低小基站的引入门槛,帮助运营商加快小基站的部署步伐。但另一方面,SCaaS提供商凭借统一的基础设施资源平台,有望在产业链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与运营商的关系将成为SCaaS模式必须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享是国际主流运营商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共享的范围、深度及具体实施细则将对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网络共享的模式和主要目标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发展趋势及长期影响也应引起产业界的充分关注。Strategy Analytics的Wireless Networks and Platforms研究服务在最近的研究报告(“无线网络共享 – 网络批发、合资公司与小基站即服务”和“小基站即服务 – 爱立信、华为与阿尔卡特朗讯构建小基站部署的新模式”)中,分别对移动网络共享的典型案例、经验教训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为产业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