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不是过渡产品
对于新兴的事物,人们往往会对其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对其产生迷信。这就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清醒地认识行业,认识自己。
本刊记者 阙星文
客厅战场上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如何将互联网内容通过引入客厅,电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电视之战”也因此成为抢占客厅的焦点战役。从去年开始,电视这一传统家电迅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点。
互联网电视盒与智能电视
如何在电视上观看网络内容,业界给出了两种方案:互联网电视盒(以下简称“盒子”)与智能电视。概念一出,各种盒子、智能电视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大小厂商在推出产品的同时,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炒作。五花八门的产品,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不少消费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而消费者首先要选择的便是:买盒子,还是买智能电视?
小米盒子是最具典型性的盒子之一,上市之后便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小米盒子的主要功能如下:通过授权后为用户提供网络电视台(目前为“中国互联网电视”)的正版视频内容;播放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中的视频;通过兼容Airplay、DLNA、Miracast等,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内容(图片、视频等)与视频应用(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中的内容无线投射到电视上;内置游戏及应用,通过电视显示,给用户不同于移动终端设备的体验。
其他品牌的盒子在功能上与小米盒子大同小异。各种盒子差别仅体现在内容与用户体验两方面。例如,乐视盒子的用户可以享受乐视拥有的海量内容资源;而业界公认小米盒子具有最出色的用户体验。包括小米与乐视在内的各家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其间的差别与盒子基本相同。
将粉丝营销与饥饿营销玩得炉火纯青的小米,在小米盒子与小米电视的销售上也大获成功。年初,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在介绍小米公司2013年业绩时表示:小米电视与小米盒子287天的总销量已经超过百万台。乐视网则从成立伊始便试图搭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系统,其推出的盒子与智能电视也取得了成功。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初乐视盒子C1开售以来,乐视TV智能终端总销量突破120万台,其中超级电视销量达30万台左右。
盒子与智能电视,同样都是为电视加入互联网功能,从原理上看,二者的差别只在于一体化的程度,也就是说:你的电视柜上是摆着一台电视,还是摆着一台连接盒子的电视。从这个角度上看,“多此一举”的盒子似乎只是一个过渡产品,最终将在智能电视走向成熟后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两种方案的真正区别
其实,在硬件结构上,智能电视与“盒子+电视”两种方案无本质区别。只是前者集成度更高。与PC类比,我们可以将智能电视理解为由同一家厂商提供主机和显示器,而“盒子+电视”的方案则是可以由消费者根据需要自行搭配两种硬件。看起来,后者比前者更自由,但与PC类似,厂商采用前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整体体验。
但区别却不止于此。
硬件更新日新月异是互联网行业的特点。以安卓系统手机为例,新推出的手机往往一年不到便在配置上落伍。随之便是用户体验下降,直至让用户难以忍受。于是,在智能手机诞生多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养成了“一部手机用一年”的习惯。
盒子与智能电视也是如此。尤其是二者具备了安装使用应用的功能,更使得其硬件配置随着应用不断更新换代而落伍的速度加快。目前,众多厂商已经将游戏作为其“抢占客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游戏对于硬件的要求往往超过其他应用,人们对于游戏体验的需求也对盒子与智能电视的寿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家中那台2002年购置的电视至今依然坚挺,但盒子与智能电视也能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