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品牌忠诚度死了吗?在互联网时代
发表时间:2014年5月4日 18:23 来源:梅花网 资讯站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典型那就是罗永浩的锤子,一个新东方教英语的老师,跟手机的关联性似乎很少,很明显也是想搞搞粉丝经济。现在很多人做自媒体,意义何在?就是找到更多的粉丝,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然后可以卖些溢价的商品,不只是微信朋友圈出现才有了自媒体,郭德纲的德云社就是现实版的自媒体平台,郭德纲说门票得300元,“钢丝”们恐怕不好意思讲价。

我曾经讲过,淘宝天猫时代是“人与物”的经济,而移动互联网的SNS是“人与人”的经济模式。

阿里的淘宝天猫模式是发展的很好,随着其对更落后的地面商业模式的摧毁,它自己也一定会穷途末路的,所以阿里转向互联网金融。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未来人的焦点将不再是商品,而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商品可能更像艺术品一样,商品随创作者的名气而涨价。

字画和紫砂壶在这方面很明显,同样的壶型同样的砂料同样的工艺,因为盖上不同等级创作人的印章,价格却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在紫砂壶这个领域同样也存在两种定价模式,一种是成本定价,也就是说从工、料、时等方面的定价,另外一种就是作者名气,这就是典型的品牌化操作思路。我们花大价钱买名家壶,不是因为他的壶品质更好,而是我们更看好作者这个人。

别误读互联网经济

如果现在的互联网是一种性价比淘汰赛,我想这种方式迟早会走到尽头,未来一定是“人与人”的生意模式,粗制滥造的大批量商品我们已经看厌了,我们需要的是别致的商品,是商品背后的那个人。

我们都知道做品牌是有品牌写真的这么一个东西,那就是用拟人化的手段去描绘一个人,让品牌活灵活现地具有人味儿,我们都知道品牌故事这个东西,那就是这个品牌引人入胜的历史,所有的一切都在显示品牌不是冷冰冰的高质量的商品,而是有血有肉有体温的魂灵。

相反,我觉得随着互联网的深化,商品更加需要用品牌经营的思路去探索,仅仅把互联网当做搜索引擎和比价工具是对互联网经济的误读。互联网的价值并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有了互联网我们更方便地找人、更方便沟通。人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人,而不是物。

功能型的商品已经满足了消费者,功能型的商品缺乏延续性,一旦帮消费者解决了问题,就失却了其价值。未来的商品品牌应该围绕更多玩味展开,功能性放在了次要位置,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感,而非商品,《私人订制》里所虚构的那些角色扮演在未来也许就成为真实,当然未必是以这种直接的方式出现。如果商品终极的价值是体验,那么我们就要围绕这个所谓的体验去塑造点什么,这不正是打造品牌的功夫吗?

说起体验品牌更为关键,我们为什么不去背高仿的普拉达或LV,尽管他们仿造得已经跟真的没有什么两样,但背正牌和仿牌是完全两种心理体验,背个假牌你是不是有种自欺欺人的赶脚呢?咬咬牙买个真的吧!那种“老娘买得起”的自豪感是不是特让你扬眉吐气?

原作者:杨江涛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