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quare和Box的成长历程来看,两家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成立之初,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都还十分脆弱。Box在2005年由年仅23岁的Levie在自己家中创建;四年后,Jack Dorsey创办了移动支付平台Square。公司创建以后Box就迅速发展,现在在云存储领域拥有大约800万客户,成为首屈一指的云存储大户;Square通过在iOS和安卓系统的双料丰收,瞬间崛起,在移动支付领域令amazon这只庞然大物也为之惊叹不已。年前两家公司几乎同时递交自己的IPO计划,并且被认为今年美国本土最具市场潜力IPO的科技类公司,Box的市场估值在4.14亿美元,而Square的估值为4.41亿美元。

但是,无独有偶,近期两家公司同时宣布无限期搁置自己的IPO计划(最起码现在两家公司的IPO计划还不明朗)。这引起业界不小的轰动。
Box和Square搁置自己的IPO计划并不是毫无预兆。据一位曾经供职于Box的朋友告诉笔者,“Levie当时牺牲了很大一部分国际市场换取公司IPO,迟早会引起麻烦……”。现在两家公司同时搁浅上市计划其实是受到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双重打压的结果。
大型科技公司的成长(如谷歌、微软等)都来自于对行业的垄断并以此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然后再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优势通过融资等方式兼并小型公司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实现更大的盈利。
虽然开发的产品对本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两家公司从创立之初所处的环境盈利空间就不是很大。这就是两家的融资之路较为艰难的原因之一。而且,Square和Box公司不仅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竞争对手排挤出自己的生存空间,而恰恰相反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开始瞄准它们的领域准备进攻。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
2005年Box创立之初,如果想在自己移动设备上分享到电脑上的文件几乎不可能。但是Box做到了,这使得该公司在短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后不久很多竞争者也看到了这块巨大的蛋糕,很多公司加入分食行列,成为Box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Dropbox、EMC、微软和谷歌。
Square的经历和Box几乎一样。经历短暂的快速发展以后,MobileIron和Zendesk等公司从不同的方向进攻移动支付领域,在这次攻防战中Square的许多阵地很快丢失,人们甚至很难区分Square与其他几个软件之间有什么不同。
对于风投而言,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市场就会引起他们的担心,而在各种企业的内外夹击之下,Box和Square确实显得有些Hold不住。当有一个公司对于其股票价格或者市场投资的费用高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很难从技术层面明显地区分这些产品的差异性,所以风投公司只能从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感性评估。这时候风投的动作肯定较为保守。
Square和Box公司前期都开始为客户提供免费服务。Box第一轮融资之后就豪掷1.7亿美元用于销售和市场化运作,而当年公司的总收入才只有1.2亿美元。当时就有分析人士怀疑,Box烧出去的钱能不能收回来?而Square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它有能力开展SMB,公司可能还有机会盈利。但现实是现在两家公司的IPO计划都被搁浅,这也恰好证明了前期分析人士的担心。
即使是现在,Box的平均股价大约只有3600美元(未发行)。Square的股价也只比平均价格高了一点点。这种低收入高消费的模式打击了风投的热情(2013年Square亏损达到1亿美元,而Box的同期数值超过1.6亿),这就像是在两家公司的IPO之路上埋下了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