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热热闹闹的打车软件“烧钱”补贴大战终于将要画上句号。日前,以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为代表的打车软件,纷纷取消了对司机和乘客的现金补贴,改用现金券等形式进行“暗补”。持续了100天的补贴“轰炸”,尽管被行业内看做是“烧钱”,但却为两大巨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规模。
进入5月份后,打车软件市场逐步进入“后补贴”时代。
“由补贴转向提供更多服务,说明打车软件已完成市场开拓的第一阶段,进入巩固和优化客户群体的第二阶段,这也是软件平台建设的规律。”业内人士指出,打车软件是一个双边接入平台,平台两端的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是打车软件必须争取的用户。在巩固和争取更多用户的前提下,增强用户与打车软件平台的互动程度,这也是平台的核心价值所在。
当然持续了3个月的“烧钱”之战,也为阿里、腾讯两大巨头积累了巨大的用户量。根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中国打车APP客户端累计账户规模达9828万,其中,快的打车、嘀嘀打车分别以51.6%和45.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前两名的位置,打车APP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根据快的打车官方公布的数据,其第1季度的月均营收近千万人民币,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商务专车等业务,标志着打车APP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打破了该行业一直以来只“烧钱”不营收的尴尬局面。
当然,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打车软件真正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极强的移动性,与同样是移动业务的O2O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想象空间。消费者通过地图软件呼叫出租车,到达输入目的地后,地图软件可以推荐附近的合作商家给消费者,包括餐饮、娱乐、消费等全方位的本地生活服务。对于巨头们而言,最看重的是构建生态系统,汇聚流量入口、用户和数据等。而打车服务,或许就是连接导航软件和本地生活服务的那根纽带。
取消现金补贴后的新举措
嘀嘀打车
推出《打车软件使用及服务规范》,提出成单后10分钟内,乘客主动放弃用车且未与司机协商取消,或联系不上乘客,造成司机有效空驶1500米及以上,嘀嘀7天内补偿5元。乘客两次迟到10分钟以上按一次违约处理,并将被禁号3天。
与优购网合作推出“使用嘀嘀打车送40元优购网礼品卡”。
快的打车
和本来生活网进行合作,全国22个主要城市使用快的打车的用户,将获得20元网购现金抵用券,该券可换取水果蔬菜、水产海鲜等优质食品。
和手游公司合作,可用打车积分换取游戏元宝礼包。
“后补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