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投资市场,可穿戴设备正在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项目,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正在聚焦这一领域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但作为最早布局可穿戴装备的企业之一,国际运动巨头耐克近期的一项举动或许表明,可穿戴设备至少在目前,其市场应用还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
近日,外媒报道称耐克总部对旗下的可穿戴设备部门FuelBand进行了小幅裁员。对此,耐克中国回应称“Nike+FuelBandSE仍旧是业务的重要部分”,但并没有对裁员或收缩一事做直接回应;而耐克CEO马克 帕克则于4月26日证实,该公司的FuelBand运动手环部门将把重点转向软件。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或许只是这家运动巨头在可穿戴设备领域遇到的暂时瓶颈,未来或会诞生出如“耐克+苹果”的强强合作,而这家运动服装巨头所要去适应的,将是全然不同的科技领域的游戏规则。
遭遇市场瓶颈
“这也意味着在试水多年后,受限于成本、人才、市场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耐克正在收缩其在可穿戴设备方面的探索。”
所谓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功能多为追踪用户的健康指标。
在外界的印象中,可穿戴设备是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竞逐的战场。但实际上,作为全球运动巨头,耐克是最早布局并将可穿戴设备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之一,且已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
“中国现在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在做这个事情,但它们一直解决不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可穿戴设备做得更时尚和美观。”有国内科技公司高管表示,如果可穿戴设备无法在设计上让用户接受,仅凭功能是很难打动主流消费人群的,所以国内的企业多数布局是在针对老人和小孩的应用上。
与之相比,耐克在设计和品牌上具有先天的优势。自2006年推出Nike+Running至今,已经推出了多款IOS平台应用;在耐克已发布的智能运动鞋中,均融合了Nike+ForceSensor感应技术,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发送到其移动设备中,并通过展示功能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实现分享。以Nike+iPod为例,其组件主要是通过在鞋里加上传感器,并给iPod装上接收器,使用户能够实时看到自己的步速、距离等一系列跑步数据。
但先行一步的耐克似乎还缺乏市场呼应。有报道称,由于硬件业务开支高昂,且没有给公司带来足够的利润,耐克近期一直就FuelBand的相关决策进行激烈的争辩。
前述科技公司高管也指出,在可穿戴设备的电池、传输、功耗等方面,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瓶颈,造成消费者的体验不会太好。
市场成熟度也是耐克在可穿戴设备领域遭遇的另一瓶颈。迪卡侬及匹克中国市场部的人士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们也一直在关注可穿戴设备市场,但调研的结果显示,目前这块市场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包括消费者的接受度等,因此目前还没有进入这一领域的计划。
这些因素都使“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据报道,耐克未来将放弃所有可穿戴硬件的研发,关注重点将转向软件层面。帕克在接受采访时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表示“将把更多精力放在软件体验上”。
“这也意味着在试水多年后,受限于成本、人才、市场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耐克正在收缩其在可穿戴设备方面的探索。”关键之道体育咨询管理公司创始人张庆表示,这也为国内的可穿戴设备投资热“泼一盆冷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前景暂时还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不会弃守的战略高地
外媒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在耐克可穿戴设备裁员之后,包括微软、英特尔、谷歌收购的智能设备制造商Nest纷纷闻风而动,火速加入FuelBand团队的争夺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