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纽约时报》周三发表题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攀登之路》(The Unlikely Ascent of Jack Ma, Alibaba’s Founder)的文章,讲述了马云从创立阿里巴巴到筹划上市的历程。
以下为文章全文:
马云平生第一次上网是在1995年,那时候他在网上搜索“啤酒”和“中国”,发现搜索无结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和一个朋友一起建立了一个基础网页提供中文翻译服务,他收到了一小撮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邮件。
互联网的首次尝试给马云在四年后创建阿里巴巴集团带来了启蒙。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其商品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沃尔玛。这家商业巨掣也正在筹划推进上市事宜,预计这次上市有望超过脸书2年前上市所筹得的160亿美金的融资额。如果能成功上市,那么上市会让阿里巴巴腾跃而起,也会让马云(拥有公司8.9%的股份)站到技术行业巨人的最高行列。
马云能够荣升为互联网行业的亿万富翁因他不走寻常路而闻名。他如今49岁,和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或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相比,他并没有计算机背景,也声称自己不懂技术。成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马云的第一个事业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然而,他在阿里巴巴的角色经常被定位成是公司的主要战略家,是员工心目中活力四射的推动者,在竞争对手眼里他也是一个不留情面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经营的两个主要网站,淘宝和天猫,现在占中国邮政体系运送包裹量的60%。
BDA中国(一个北京的咨询公司,主要关注数字和消费领域)董事长Duncan Clark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认识马云了,他说:“他有效的代表了依靠阿里巴巴为生的数百万人民的心声。”
他同时也是一个搅局者——作为一个门外汉用自己的本领对传统行业比如零售或金融业发挥自己的无穷想象力,创造出新的市场。阿里巴巴和马云涵洞了中国最守旧的一些行业领域,在银行和金融以及移动通讯领域开始商业冒险。他甚至开始涉足百货商店业务以及电影制作领域。
马云去年6月份曾在人民日报社论文章中写道:“许多行业的创新都是由门外汉发起的”,人民日报是官方报纸——这对于一个私人企业家来讲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
他也受到了国有银行的相关注意。这篇文章的发布与余额宝兴起之际相吻合,余额宝是由阿里巴巴发起的,为了吸引消费者支付宝账户中的闲钱进行投资获得高利率回报的货币市场产品。截至2月份,8100万人用了这个产品,管理资产达到了400亿美金。
马云在社论文章中写道:“金融行业需要一个搅局者,这个行业需要有局外人进来,带动改革。”
在这个角色中,他发挥了自己的天赋作用。
2009年阿里巴巴在露天体育场庆祝公司周年的时候,他戴了一个齐腰的金色假发和一个太阳镜,抹着红嘴唇,穿着黑色皮夹克,在舞台火焰当中举着麦克风登台,不自然的唱了一首“今夜你是否感觉到爱?”,引来了在场16000名员工的齐声喝彩。
从一开始,马云就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创新能力。
在很少有中国家庭有自己的计算机的时候,马云在1995年决定离开教育岗位,创办一个互联网公司。在他的家乡杭州,马云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官方注册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这个商业索引网站被称作中国黄页。崔陆海(后来经营了一个计算机卡通制作公司)在中国黄页公司的办公室见到了马云,向他学习更多的关于该网站的规划。
如今成为中国美术学院新传媒专业讲师的崔陆海说:“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走进他办公室我所看到的的场景,办公室里很空,只有一张桌子摆在屋子的中间。屋子里仅有一台老式的台式机被很多人围着。” 后来得知,马云注册该公司花了很多钱,所以在硬件装修上并没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