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721”为传统理论切割比例,除了百度当下占领的“7”,移动搜索行业对谁占领“2”依然充满野心和厮杀,由于搜狗和神马皆为“雇佣军”的角色,坐局能力有限,所以复制“三级火箭”模式的打法成为了共同的选择:依靠移动浏览器承担的流量,带动搜索行为。也就是说,移动搜索之争的胜负,实际就系在这一犬一马分别拥有的浏览器的市场份额里。
俞永福认为哪怕是在移动端,浏览器和搜索也是具备着“天然的依赖性”,与之相比搜狗CEO王小川显然更加保守,他对媒体表态,称“神马创新仍然不够,未来只会有一半的搜索发起在浏览器搜索框中,另一半的流量在浏览器之外”,这是搜狗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浏览器的形态包袱过重无法丢掉,“去浏览器化”的流量布局又依赖腾讯并不稳定的资源(微信、大众点评等)供给,摇摆不定。
“多方数据显示,一周内,uc沿用三级火箭模式,通过浏览器带动神马搜索,获得近5%的移动网页搜索份额,超过份额可忽略不计的360无线搜索,位列百度、搜狗后第三名。移动搜索的比pc搜索具有更大的想像空间,欢迎uc加入。”这是王小川在神马上线大约一周后发布在新浪微博的内容,显然,在争当老二的战场上,搜狗是希望贴紧百度、排斥360的。而俞永福则因为神马与百度“闹别扭”的缘故,奉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在微博上与周鸿祎一同此起彼伏,论战百度。以修改默认搜索引擎、增加搜索选项等方式在浏览器上做手脚,的确能够在一夜之间拿下份额,有着“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畅快感——可以参照360在PC端刚刚推出搜索产品时的剧情——但是同理,在用户毫无感知的情况下作出搜索方案的替换之后,再去争取增量市场,则会遇上寸步难移的艰险,因为渠道已经用尽,在一个零和的竞争环境里,份额增长需要说服用户改变主动搜索行为——依然可以参照360在PC端的搜索产品平缓的增长曲线——这是需要拼真功夫的领域。
搜狗和神马,其实有着跨越时间的孪生关系,二者思路相近、师承同宗、相互蚕食,很难说谁有把握能够坐稳老二的排位。不过随着“BAT”的全部加入,移动搜索行业已经进化出了饱满的第二梯队阵营,考虑到卡位因素,“老二非死不可”的预言在这里仍然很难得到实现。
老二不能轻易死去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老大的身边需要这口警钟,以市场机制来确保领先者的服务品质。秦皇南巡之时,仪仗万千,旌旗猎猎,刘项二人见之,一个说“大丈夫当如是也”,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这种敬畏与野心并存的价值观,也只能存在于老二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