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线需要全IP视频。这样便于订户选择不同的IP视频设备接入有线电视节目,无论在线和离线;提供统一的视频内容门户;合并不同的视频业务架构和工作流程,节省 OPEX ;便于所有业务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快速适应技术变化;云架构支持新设备生态系统;全IP视频 (over DOCSIS)的CAPEX需求类似于混合DVB-C;在VBR或ABR视频之间共享数据管道对带宽的需求较低,能更好符合数据流量的整体特性。通过更有效的全IP网可以向任何种类的视频设备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
自有有线电视网的有线业务,IP递送方式应当采用有QoS管理的方式,即有线IPTV方式。自有有线网业务加扩展,到原有有线电视机顶盒用户IP递送采用有线IPTV方式,对手机和平板多屏应用用宽带OTT方式。 在有互联网内容合作情况下,先可以采用外转内方式采集内容,然后按有线IPTV方式递送到用户。在有足够宽带条件、有足够CDN支持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有线广播方式加纯OTT点播的方式(即通常理解的DVB+OTT)。在有足够宽带条件、有足够CDN支持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纯OTT广播加点播的方式。
有线,卫星和地面广播网通常有稳定的带宽和连接。但在增加点播等双向业务后,回传通道的质量往往是影响QoE的最大因素。
由于固定带宽,所以CDN不需要处理大量的切片,转码,路由调度,而更多的是后台服务移近用户,提高QoE,更像是BaaS。
目前终端虚拟化趋势明显,将产生大量的操作短信息,响应速度是影响QoE的最大因素。智能终端增加的应用和游戏也需要CDN的支持。
杜总认为,终端虚拟化是趋势。移动终端CPU正在向8核挺进,OTT机顶盒和智能电视也已是4核配置。已经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有线原有业务像电视广播、时移、社交电视、多屏运营等业务对机顶盒计算能力需求不大,但对各种新的应用,特别是游戏等需要计算能力的应用困难较大。=终端的发展趋势真的是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和越来越智能吗?答案是否定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在各个方面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单个终端的计算能力的需求和重要性正在减弱,计算能力正在从终端移向平台。=将用户接口(UI)和计算移到平台,有云平台和大数据支持的虚拟机顶盒将比单一计算能力更强大和更有竞争力,也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荷兰Ziggo最后选择了创新一种完全的云为基础的交互电视业务,使用ActiveVideo®的CloudTV™平台,CloudTV去除了大量的下载和复杂性, 将图形化的UI和内容从网络云传输到数字接收机,以MPEG或H.264视频的形式从云传输到数字接收机,采用HTML5架构的机顶盒或其他联网设备。
终端中有一个很轻的客户端软件用来将遥控器按键活动传输到云端,CloudTV决定云需要什么样的处理和控制整个系统来实现所需的处理。 Ziggo决定采用公共互联网传输上行的按键活动信号。Ziggo需要将UI和VOD流都传送给客户数字接收机,现有的DVB-C解码器用来解码UI和VOD码流,该项目将CloudTV平台和现有的Seachange的VOD设备集成,数字接收机使用Humax 和Samsung,UI设计和建立由Unitid和Webadvance,Ziggo负责系统集成。
目前,大数据成为2014年技术热点。欧洲RDA(Research Data Alliance)已经开始研究大数据的标准化,包括大数据属性、大数据生态系统和在大数据生态系统下的大数据结构框架。
大数据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管理和大数据云服务等。目前广电行业大数据分析已经应用在电视剧的选题选导演选演员选剧情上。有线网络也利用用户观看行为大数据分析,在更好地契合大多数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不同用户的精准服务。
上世纪60-70年代,第一代计算平台:主机时代,大型机,小型机和终端。有数千个应用,数百万用户。
上世纪80-90年代,第二计算平台:互联网/局域网,服务器/客户端,个人电脑。有数万应用,数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