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越来越多的服务器被虚拟化,因此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也自然而然地主要通过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虚拟交换机来进行。如此便出现了一个问题:架顶式数据中心交换机(ToR)最终会被并入服务器吗?
支持者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因为现在的服务器一般都是多核的、2层智能的和高密度光接口的。因此上行的内核连接可由光交叉连接来提供,这不过是把流量从服务器转移到方向引导器上而已。
比较保守的人则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短期内不可能。服务器还将继续承担虚机间的交换责任,而架顶式交换机则将继续存在下去。
在问及服务器是否最终会取代ToR交换机时,Dell’Oro的交换机分析师Alan Weckel说:
“这个问题没办法简单作答。归根结底,机架服务器还是要连接到ToR交换机上去的。这就是目前80%的市场现状。所以说,ToR不会很快消失。”
Fiber Mountain的观点与此不同。这家新创企业专门设计软件控制的光交叉连接,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免太多的数据包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端口之间的点对点光纤链路上进行处理。
“我们正准备摈弃层的概念:交换机层、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层,等等,”Fiber Mountain的创始人兼CEO MH Raza说。“交换作为一种功能正在从交换机盒子里分离出来,成为服务器盒子里的与其他功能共存的功能。假如我们把交换功能放入服务器里,其逻辑就和机架前端的很多服务器一样,服务器内置交换机就跟内置了众多的虚机一样。为何不能在服务器上进行交换呢?这在服务器上是可以做到的。”
Raza说,他知道有一家厂商(名字略去)制作的英特尔多核主板就带Broadcom Trident II交换芯片和一个高容量光纤连接器。这个1U设备有一个光纤接口,可支持最多64个25Gbps通道,容量可从800G到1.6Tbps——这一容量与英特尔和Corning MXC连接器的一样。利用MXC以及相同的硅光子技术,服务器之间也能直接通信,而无须使用任何交换机。
“交换是可以由服务器来做的,”他说。“我可以分配数据包走右边的通道。它还需要去多少个地方?10个、12个,还是40个?都不成问题。只要你有MXC连接器,你就能让数据包去32个不同的目的地。”
Raza称,实现这一点现在就是可能的,而之所以没人谈论它,是因为这一前景极具颠覆性。我们依然还带着传统网络思维的眼罩。“有没有人谈论它,要取决于市场采用硅光子技术的速度有多快,”Raza说。“但它现在肯定是可以做到的。具体时间表要取决于技术和市场上的投资和转移。”
鉴于VMware的NSX产品可在VMware虚拟服务器环境中处理虚拟交换,你或许会认为该公司就是服务器最终包容交换机这一概念的最大支持者。但VMware网络安全事业部的首席技术战略官Guido Appenzeller称,尽管服务器作为ToR交换机架构模式是为超大规模环境而提出的,也从未见到它被实际使用过。
“总之,如果想放弃ToR,那服务器就得增加类似包分类引擎的新的芯片,”Appenzeller说。“可能需要在服务器内增加一个微型交换机。但今天的服务器架构还无法支持它。”
微型交换机应该是以太网设备,能够实现服务器-to-服务器的光纤直连。另一种选择是1层交叉连接和服务器主板上的多路复用,Appenzeller说。
Appenzeller之所以赞成以太网微型交换机,是因为此类交换机对于服务器圈子来说相当熟悉,而且它对VLAN的分隔能力也是有些光交叉连接无法做到的。“但我从未见到有谁部署过这两者,”Appenzeller说。可能是因为ToR交换机的端口价格下跌得很快,而使两者都显得不太可行吧。
Dell’Oro对此也表赞同。该咨询机构的报告称,2011年到2016年间,10G以太网的平均端口售价从715美元跌到了21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