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市场越广阔,技术的难度越高。在5G时代,网络不但连接每一个人,还要连接各种设备,并与各种行业应用深入结合,这让5G的需求场景空前复杂。
在2015年,ITU进行了明确定义,将5G大体划分为三类典型应用场景:一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二是大连接物联网(mMTC),三是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其中,eMBB主要用于提升VR、超高清视频等移动宽带业务的用户体验;mMTC主要用于智能电表等大规模物联网;uRLLC则用于支撑无人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对网络时延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业务。
但即使是5G,也难以同时满足以上所有场景的需求。
所以,网络切片成为了5G核心网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需求之一。
5G时代的网络切片,是一个"按需定制"的网络。它让运营商可以将公共网络划分为不同的专用虚拟网络,并为其分配合适的资源,最终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产品应用,提供与之匹配的总体功能和服务参数。
比如,用户要看VR直播,必须有非常高的带宽,才能流畅不卡顿--在对应的切片网络中,5G的峰值速率能提升达到10Gb。
比如,智能电表的抄表,每个月只需要传输一次数据,对网络速率和时延都没有要求,但一个小区就需要同时抄成千上万个电表--在对应的切片网络中,5G能在1平方公里接入100万台智能设备。
比如,无人汽车则需要极为可靠、高速的网络连接,才能保证行驶安全--在对应的切片网络中,5G的网络时延能缩短到1毫秒,甚至更低。
为了实现这样的网络切片,5G只能采取与4G不同的方式,以云技术来构建自己的核心网络的大部分设计和功能,最终实现整个网络的云化。
这也是当前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运营支撑系统(O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而爱立信集团副总裁兼网络产品负责人THOMAS NORéN表示,爱立信是全世界第一家在核心网侧为5G做好准备的厂商。
此前,早在2015年7月,爱立信就与韩国电信(SKT)共同开展了5G网络切片试验,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大规模物联网以及企业解决方案等业务优化,创建了专门的网络切片。
一年之后,爱立信进一步引入5G漫游联合网络切片技术,联手韩国电信和德国电信,在2016年7月共同创建并演示了全球首个跨洲际的5G试验网。
通过这一技术,不同运营商达成协议后,可以彼此开放网络,托管合作伙伴服务,从而让用户在漫游到其他运营商网络时,依然可以获得完全一致的网络切片体验。
当然,三方的网络切片漫游试验只是一个开始。
对全球运营商来说,完成IAAS层的云化之后,SAAS和PAAS层的云化都还在路上,在通往5G规模商用的过程中,更多应用场景驱动下的网络技术,将不断走向发展完善。
3
现在,新时代的序幕还没有真正拉开。
按照ITU的时间表,5G标准将在2020年完成制定。3GPP的时间表虽然进度快一些,但也是2018年下半年完成5G标准道首个版本,2019年底完成满足ITU要求的5G标准完整版本。
而被视为5G重要补充,并将通过5G频段进行传输,与5G深度融合的下一代无线局域网(IEEE802.11ax),也要2019年初才能完成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