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均呈现下滑趋势。三星手机受去年下半年爆炸事故及召回处理的影响,市场占有率下降了1.2%。而苹果手机由于新品销售情况相对疲软,同比出货量更是下滑了 7 个百分点。巨头的下跌,亦是其它厂商的机会。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多厂商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从而全球范围内和两大巨头对抗,和彼此竞争,抢夺来之不易的份额!
根据IDC统计, 2016 年全球手机市场中,中国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在出货量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中,除了两大巨头苹果和三星外,亦可看到超过半数的中国手机厂商身影。
今天,笔者想针对有代表性的三家中国厂商做进一步分析,这三家厂商拥有着共同的标签:行业长青、出海早、全球化的大盘子、都不约而同地以双/多品牌战略打通了全球市场。这三家公司是:华为终端,联想移动和TCL通讯。
华为终端:双品牌战略见效,中高端市场实现品牌溢价
华为从 2012 年将华为手机和华为荣耀两个品牌进行拆分,双线独立发展。荣耀品牌聚焦年轻人市场并向时尚转型,渠道上面也倚重偏向年轻用户的线上渠道;华为手机品牌则面向更成熟的及商务类人群,由低到高发展了麦芒、P和Mate系列。
这样的双品牌策略使得华为手机频频推出口碑销量双丰收的旗舰作品。P系列连续四年获得欧洲EISA颁发的年度“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Mate系列一度货源紧俏,甚至被抬高价格抢售,热卖程度一时无二;而去年 11 月在德国发布的旗舰Mate 9,标配版价格高达 5261 元,高配版更是破万。
针对年轻用户的荣耀则是海外市场布局最广、出货量最大、增长最快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积极与全球各国本土电商平台合作, 15 年荣耀全球狂欢节当天,亚洲、欧洲、美洲全天销售额超 3 亿美金; 16 年荣耀畅玩5X成为 17 个国家最畅销手机。而与华为品牌一样,荣耀在海外市场也成功实现了品牌溢价,在欧洲市场同等配置的荣耀 8 比国内价格高出达近千元。
根据凯度移动通信消费者指数显示,华为终端在欧洲最大的市场与三星、苹果同处第一阵营,在不少北欧国家,市场份额甚至一度超越三星、苹果,在欧洲成熟市场的出色表现,印证了华为双品牌战略的成功。
有一点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和荣耀各自的市场定位和形象虽然非常鲜明,但在价格上已经实现接轨,荣耀V8 的定价已经达到2799。从定价的接轨、到品牌溢价的实现,再到今年来不断与国际巨星合作的市场营销动作,都可以看出华为的整体营销战略在不断向中高端市场倾斜,这也切合了华为终端最初定下的深耕中高端市场的核心战略目标。
联想移动:品牌池逐步缩小,机会与变数共存
联想曾在全球拥有庞大的手机业务, 2014 年甚至短暂占据过中国手机厂商全球出货第一位。随后,联想收购了昔日巨头Moto,并孵化自有的互联网手机品牌 — ZUK。其最初的市场定位也相当清晰,Moto面向中高端市场,ZUK面向年轻市场,联想品牌负责低端市场。
ZUK作为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尽管在同级品牌中的表现不功不过,但是作为联想攻占互联网年轻用户的主力军,在投入了重量级资源之后,其市场表现和媒体评价似乎都不太乐观。ZUK保持独立运营并在今年 1 月发布了ZUKEdge,这款手机或许是ZUK品牌的退役机型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