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当手机不再需要联想
发表时间:2018年7月5日 12:28 来源:IT之家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柳传志的管理三部曲叫作: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在其正式“避位”之前,联想人才鼎盛,当时有郭为、朱立南、陈国栋、陈绍鹏等“18棵青松,54棵白杨”。

但这一传统到杨元庆手里却又是另一番模样。时任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乔健2012年接受采访时曾说,联想集团高管离职率低于行业水平。但实际上,联想集团的高层变动幅度之大却令人咋舌:

联想集团CEO斯蒂芬·沃德,2005年12月辞职;

2007年5月23日晚,最后一次解说完联想集团财报,马雪征宣布她将从联想集团CFO的位置上离职;

联想集团CEO威廉·阿梅里奥,2009年2月5日,被宣布将在担任公司顾问至当年9月后离职;

2011年10月11日,联想集团确认高级副总裁陈绍鹏离职,并发表声明;

2015年6月1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宣布离职;

2016年11月,陈旭东调任,乔建负责MBG,同时宣布MOTO将成为联想唯一的手机品牌;

2017年5月16日,杨元庆发表内部信,召回刘军,让其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领导中国平台及中国区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集团(PCSD)业务。

联想管理层的频繁调整造成了两个最严重的后果,一是联想在战略上缺乏连续性,失去准确性,不具长远性;二是调整之下,联想的各级主管各自为政,相互不买账,不能形成合力。

为何联想集团和联想移动在短短数年间频繁易帅?难道不知“临阵换帅,兵家大忌”的么?其实,要追究这一原因,还得从杨元庆本人说起。

在联想,有一个默许的规则是,杨元庆是绝对的权威,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下属只会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

2016年1月初,杨元庆从西雅图飞往拉斯维加斯参加 CES 电子展。在他所乘坐的达美航空航班上,座位后面全都摆放着以他本人作为封面的《达美航空杂志》,早有准备的联想官微工作人员很快把照片上传到微博,杨元庆还进行了转发。

“好比杨元庆在前面扣动扳机,对着很远的墙壁开了一枪,下面的人上前找到子弹孔,画个圈,说这就是我们的策略。但过了一两年,可能杨元庆发现上一次没瞄准,再次扣动扳机,于是又换了新的策略。”

杨元庆有如此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与柳传志有莫大关系。

柳传志从联想集团退出后,基本上不再去干涉杨元庆的日常业务管理,他担心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到杨元庆的成长与个人权威。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收购摩托罗拉智能手机业务等重大战略决策,不管柳传志内心是否认同,最后都给予了杨元庆支持。

懂得放权与用人不疑,原本是企业创始人最令人敬佩之处,但在客观上,柳传志的这一态度却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杨元庆在组织人事上的优点和缺点都被无限放大。《中国企业家》杂志2013年对乔健的采访是这样描述杨元庆的:在乔健眼里,杨元庆的性格也在改变。“他开始变得包容。过去性子很急,一有事就特别着急。他发个命令大家就得马上行动。但经过这几年公司内的磨合,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所以开始学习依赖团队 ,变得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想法能耐心倾听。”

[1]  [2]  [3]  [4]  [5]  [6]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