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牌”对国内医疗健康智能硬件市场的“占位”,杜涵显得较为乐观:“拼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技术如何落地为生意,才是真正能够显示实力的地方。”
在人工智能、IoT等技术方面,国内外确实存在差距。杜涵表示,技术本身来讲并不是最困难的,最难的是对于整个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更迭。“你可以理解成为,中国本身在黑科技研发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但中国的优势在于把不同的技术做产业化落地的时候非常快速,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如人工智能产业。”
就智能硬件方面来说,美国率先提出了“院外医疗环节中智能硬件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观点,因此有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及表现。中国做硬件的供应链、硬件的制造,以及软硬件基础设计还原的能力比美国要快。换言之,中国是很好的执行者、模仿者,但并不是一个开拓者。
商业模式思考:服务盈利还是硬件盈利?
美国的Fitbit手环在2012年进入市场后,引发全球智能硬件热潮,这个既能测心率又能当手表的智能硬件一炮而红,既成为一种时尚,又兼具健康功能,那是手环实现健康监测的“初代机”。
两年后的大洋彼岸,小米手环以物美价廉的特性稳居国内智能硬件品牌出货量的第一,成为与苹果、Fitbit等老牌企业抗衡等力量。2018年,小米在第一季度取代Fitbit,成为全球第一大可穿戴设备厂商,苹果紧随其后,而长期位居榜首的Fitbit仅位列第三。
然而,种类繁多的智能硬件,无论是在当时的Fitbit或是今天的Applewatch的引领下,市场表现都只是昙花一现。哪怕是在2014年小米手环引爆中国健康智能硬件市场后,仅仅过了一年,行业又再度陷入沉寂。再到2019年,健康智能硬件市场发展始终未见井喷现象。
个中问题,首先得从商业模式上说起,基于数据、监测等功能,健康智能硬件中的典型商业模式包括以下四类:
1.向机构保险收费+数据分析监测
2.向医院收费+硬件销售/ 租赁+监测服务
3.硬件免费、支付定制服务费
4.硬件销售
大多数初创公司的创业者倾向于选中更多元化的服务,如模式一、模式二,利用数据分析和服务获取增值及利润,最典型的是在“百糖大战”时期的诸多糖尿病管理企业,以“智能硬件+APP”的模式,尝试切入医疗场景,而最终的APP平台,都演变为了电商的渠道平台。
杜涵和她的Comper也走过这样的弯路——先建立软件团队。“现在国内有很多的创业公司在做智能医疗硬件的时候,先去做软件后做硬件,然后把数据收集起来做好服务,比如远程问诊、人工智能服务等,软件先行的做法忽略了一点——硬件是企业获取用户的核心来源。”
Comper的智能胎心仪和备孕仪,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