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的全球首款量产6nm 5G芯片
很显然,一家公司掌握的技术,是谈判中最关键的筹码。技术本身,就是高新科技公司的“保命符”。那么,问题来了——千呼万唤的技术和创新,源自于哪儿?
曾经有一种说法,“创造力来自宽松和自由的环境”,这种观点举的是海外的科技公司,例如Google。据说,Google最早打破传统办公室,取消了曾经的格子间,替代以沙龙式的办公环境等。
楚庆表示,他不认可这样的观点。
“宽松和自由”是表面上的东西,近乎一种文化上的宣传,楚庆说 :“讲这句话的人,没有接触到别人真正的核心”。
楚庆举例说,目前世界级的大企业,如苹果、亚马逊、英特尔、微软,在核心处,是有科学而严密的研发流程管理的。更不必说,展锐正在学习使用的 IPD 流程、CMMI 流程等,在本质上,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在信息产业领域行之有效的、源自实践的一套管理体系,本身就是在国外总结而来。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到高度复杂的时代。技术的出现,创新的诞生,早就不是“宽松和自由”中灵光一现的产物。
仍以例子说明,楚庆介绍,5G带来的新代码量是2000万行,新的R16又将新增超过1000万行代码。又或者,以5G手机为例,“我们一台5G的智能机,上面承载的软件量超过1亿行代码”。
1亿行代码,是什么概念?楚庆表示,过去学校里教软件工程都要举例,UNIX——这是经典的复杂软件,它有40万行代码。今天来看,应该说它“只”有40万行代码了。
“40万行相对1亿行,相距250倍。从复杂度来讲,还要给它做一个平方,复杂度就这么高”,楚庆表示,今天的技术,今天的创新,离不开团队“作战”和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无可争议。
关于“土壤”
在根本上,Google的“宽松和自由”,就不应该是一个例子。
“它真正的身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器硬件制造商,是行业第一,像我们知道的刀片服务器、服务器机房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谷歌的发明,其它公司都是跟进、学习。”
所以,看上去的“宽松和自由”,只是Google表面的“皮”。只是着眼于此,那就忽略了它深层的强健“筋骨”,丢了西瓜,也捡不到芝麻。
将这个问题拆解清楚,或许可以发现,问题真正的分歧是,技术和“互联网”,并不是一回事,创新也就不是一回事。
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是一种模式创新。区别在于,“它并不生产新知识”,楚庆表示,真正的技术型企业,是生产知识的企业。在他看来,改革后的展锐,就是如此。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展锐中90%的人员,都是技术研发人员。
“所以有人问我,是不是复制了华为模式到展锐,这个问题就不成立。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企业”,楚庆再次表示。
一家技术型企业,没有故事可以讲,追逐资本也无意义。“我们有的,就是这些人、这些技术,此外一无所有,展锐除了员工团队,没有可以依赖的任何资产 ;知识员工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