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朝胜观察:安贫乐道
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到人艺发展的困境时,赞扬陈道明等大腕能够回归到舞台,是因为对艺术的敬佩,是对人艺品牌的热爱时,参加讨论的中央领导插话:“人家不是冲着钱,这些腕儿到这儿来,要的就是甘于清贫。”
安贫乐道,古来就受人尊敬。《后汉书》载,“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人艺是中国话剧的圣殿,中国的话剧演员能够到人艺演出,就像世界的歌唱家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一样。这是艺术之“道”,乐于此道之人,钱多钱少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其实,和陈道明等大腕一样,中国科技界安贫乐道的志士仁人也是不胜枚举的。为中国航母舰载机累死的罗阳,就是一位,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任务完成了”。为此,朝胜还撰挽联一幅:
“任务完成了。半百人生一句话,凝重堪比辽宁号,声声震华夏,字字足千秋。
君可放心去。飞鲨相伴九重天,轻盈犹如掌上舞,翩翩舒彩云,朵朵传万古。”
罗阳身居国企高位,乐于献身祖国的航空事业之道,一生安于清廉,死而后已。
手机微信上收到一个段子,说美国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一个演员都可以买私人飞机,而像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却买不起?对此,怎么回答呢?还是说“国情不同”?就在两会上科学家代表委员中,安贫乐道者也举目可见。从向世界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杂交水稻之父,到揭示科学真理救万民于非典的院士;从引领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大大缩短中国与世界差距的科技精英,到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科技英雄。他们为共和国做出的贡献,一定不会小于春晚的某个搞笑节目。可是,他们的收入还是不能和明星们同日而语。
从解放前固守着中国科学阵地,面对国民党特务威胁利诱而死死不肯离去的老前辈,到新中国百废待兴历经千难万险,放弃了海外优越生活而毅然归国的一代科学巨擘;从陪伴祖国受难经历十年浩劫,九死一生依然苦恋着中国科技事业的科技中坚,到改革开放遍游世界饱学中西,为中国科技崛起民族振兴而献身的科技才俊……
不必讳言,今天科技战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科技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此,科技界本身的自省与深恶痛绝已经入骨三分了。但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就早已是举世瞩目,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增长了一百多倍。然而,中国的科技界依然需要安贫乐道,古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安贫才可静心,静心才可致知;乐道方能献身,献身方能成就。中国的科技队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选择了为祖国献身之路,他们就注定要安贫乐道。
科学,注定永远与奢华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