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铁哥曾撰文质疑京东的自营模式,认为在部分品牌尚未对京东有充分授权前提下,京东所采购的商品质量是存疑的。而昨天《华西都市报》又报导称此前淘宝打假关店的30个店家,其中12家转战京东。如果说自营店售假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与品牌方的谈判去改进,而第三方的售假则是一枚定时炸弹,京东的拆弹部队是不可能拆除的。
京东的现金流需仰仗第三方
业内曾经有说法:京东自营做品牌,第三方贡献现金流。京东2014年财报披露,2014全年线上自营与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分别为1,593亿元人民币与1,009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全年分别增长了70%和217%。京东自营的总额被第三方超越是迟早的事情。
第三方在贡献交易额同时,还在运营费以及广告费为京东贡献相当可观现金流,2014年来自网络直销的净营收同比增长62%,来自服务和其它的净营收同比增长178%,主要受在线市场和广告服务营收的增长所推动。
按照如此速度进行下去,第三方平台部门在京东内部将逐渐处于强势地位,京东所有部门都要为第三方大开方便之门,审核标准过低也在情理之中。今年京东将入驻服务费由6000一年直接涨至12000一年,招商部门不仅要寻找新客户还要防止老商家逃离,门槛也就一降再降了。
京东的用户粘度依靠第三方
去年京东第三方负责人对外采访曾表示,由于京东的核心会在自营部分,因此京东会严格控制第三方接入商家的量,中间也曾有京东对月销售不满五万店铺直接关店的消息,但不争的事实是只有在产品库足够丰富的情况下才能更有效调动激发用户的购买欲。天猫的店铺总数为13万家,京东截至去年底为六万余家。
店铺相差7万家,商品总数相差就在百万级别,这显然不是一直将目标盯向天猫的京东愿意看到的。
作为全品类电商,商品库的丰富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竞争实力。而京东自营对于现金流要求过高以及BD成本较大,指望京东自营去提高产品总量是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选择大力扶持第三方商家,显然是多快好省丰富产品库,提高用户粘度的最优选择。
于是,淘宝打假店家在京东被收留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方假货京东是忽视还是纵容?
以上两点只能证明京东是迫切需要第三方产品,但我们却要对京东进行诛心之问,假货究竟是经营过失还是无法避免潜规则。
首先铁哥认为京东假货是其第三方模式甚至自营模式情况下都无法避免的事实。第三方入驻商家的门槛较低,除品牌所有者的旗舰店之外,多数以专卖店专营店这种销售为导向的店铺为主。其后果是非品牌持有者是销售为导向,全然不会考虑品牌属性,因此假货是必然存在的。而自营店模式中,如果品牌方未对京东有充分授权,京东的采购部本质上与第三方的销售导向店铺无任何区别,产品的质量是得不到根本保证的。
在假货事实基础上,假货危害大小就看京东自律了。
其次,京东对于假货是持反对态度这是事实,假货是严重伤害京东品牌的。而事实是由于第三方店家在为京东贡献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以及丰富了京东自营所不能达到的商品库,而眼前又在京东努力追赶天猫的关键时刻,京东是不太可能真正铁腕对第三方进行彻底打假的。
毕竟当前京东对旗舰店的吸引力较之对手天猫尚有不小距离,借用销售导向的店家做大用户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因此,铁哥认为京东的打假更大程度体现在媒体上,实际上京东不会真正打假也不敢真正打假。
最后,此次事件京东会彻底整改吗?
截至目前京东尚未对《华西都市报》的报导进行回应,而文章所披露的店铺链接多数已经被删除。由于京东相对畸形的成长模式,使得京东不可能百分百去打假。因此,此次事件的处理结果是仅对披露的店家进行惩罚,其他商家继续歌舞升平,无太大影响。
随着京东连番对第三方的纵容,其产品质量会迅速将京东多年的品牌拉下马。而京东在此如果还没有下定决心以壮士断腕的态度去彻查第三方,那么京东未来发展的后劲铁哥是相当担忧的。但这还真不是京东能控制了,上了市需要保持增长率,铁腕要影响增长,管理层与股东的较量又是后话了。
订阅我的RSS:http://column.iresearch.cn/rss/laotie_kejishuo/index.xml
专栏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艾瑞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异议请直接联系作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