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是一款基于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免费游戏应用,游戏将数字与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手机屏幕画面上投射出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位 置。游戏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捕获Pocket Monster(口袋妖怪),让很多人走上街道、公园和沙滩,全神贯注于整个过程。
这款游戏火爆全球源于玩法比较创新,也是开发者Niantic在增强现实领域多年积累从量变达成质变的一次大爆发。其游戏最大亮点是将AR(增强现实)技术 和宠物小精灵的角色设定结合起来。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赞扬Pokemon Go有多厉害,而是给你十个理由拒绝玩这款游戏,下面就来看看给的理由吧!
一、影响学习和工作
上学是为了学习到知识,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赚取物质基础,但是为了这款游戏都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你玩的越high越无法专心做你应该做的事,而是时刻盯着手机,看是否会有神奇宝贝出现。毫无疑问,这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导致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二、流量消耗不起
Pokemon Go 这款游戏特别消耗电量与流量,如果没电量,咱们可以出门多带几个充电宝倒也无所谓,但是流量消耗大怎么解决?由于这款游戏是配备AR技术,是在真实的图像 中叠加虚拟的景象,据说几乎全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流量。如果你不是土豪,那么就别花冤枉钱玩这个游戏了。
三、安全问题严重
隐 私、人身安全、手机信息等等,这些东西其实是玩家考虑得并不多的东西,但是一旦涉及到与其他玩家面对面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显露无遗。而且随着全球各地有关 玩Pokemon Go丧命的案例不占少数,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如果当这款游戏的不稳定因素全部显露出来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冒着要命的风险去畅 玩?
四、太耗精力
这样一款敦促宅男宅女们出门锻炼的运动神器,十分消耗精力。我们知道,国内目前还是比较欠缺这种户外社交与健身的文化,中国游戏玩家是否会被一只小精灵驱动频频外出健身与社交?这点相信对国内游戏宅男以及对游戏玩家个性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持怀疑态度。
五、情怀没有那么深
Pokemon Go 是基于口袋妖怪而出的游戏,口袋妖怪是一款已有20多年历史的游戏,它本身是一个大IP,在全球本身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基础,尤其是日本与欧美。那么口袋 妖怪在中国有粉丝吗?有,但粉丝基数小众的多,与日本欧美的原有粉丝群体基数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多数国内用户对口袋妖怪这款游戏很陌生,更不用说所谓 的情怀,只不过通过部分用户通过在社交渠道的病毒式传播轰炸下,吊起了很多国人对这款游戏的胃口。没有情怀的游戏你又何来的激情去玩呢?
六、地图问题大大影响体验
众 所周知,Pokemon Go这款游戏是依赖谷歌地图建立的。虽然谷歌地图在国外数据丰富、更新及时,但在中国却是另一片景象,因此,这导致的影响是,这 款游戏如果通过谷歌地图来玩的话,在中国数据不完善,准确性不够,玩起来往往定位错误,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要通过与中国地图商合作来导航定位,那么无论是 地图街景技术,3D地图、照片游技术、全景地图等技术与谷歌有一定差距与差异性,影响体验。
七、AR技术不过关
真 正的AR需要计算机视觉和对现实环境的动态映射,而Pokemon Go中的角色只依赖Google Maps中的固定纬度和经度。如果在游戏中应用真正 的AR技术,实时深度映射和物体识别功能会让游戏角色与现实世界互动,而不是将他们放在不协调的游乐区之外。所以Pokemon Go远没有达到这种水 平。
八、游戏寿命短
现 象级游戏一般较为火爆,但最大的弊端就是寿命短。该款游戏也具备现象级产品的系列特征:简单好玩个性化,上手无门槛,没有操作难度。其次,社交强关系链推 动自主参与传播。该游戏玩家不再是一个人进行游戏、而是可以和NPC交流,增加了游戏的乐趣。但是玩法单一,缺乏升级与荣耀等级驱动,很难延长其生命周 期,仅仅是通过社交与健身这几个点来驱动玩家,也很难留住用户。
九、要花很多钱
可 能很多人会说花钱玩手游很正常啊!但Pokemon Go却是一个无底洞。除了游戏开始时赠送的物品之外,你还需要另外购买。我们拿精灵球举例,100元 宝可以购买20个精灵球,1.49新西兰元可以购买100元宝,1.49新西兰元约等于7块钱人民币。就是说7元可以购买20个精灵球,那么精灵球20个 多长时间用完呢?大概半小时。如果你一天玩两小时的话,就需要28块钱,神奇宝贝那么多,你觉得这个钱能有上线吗?
十、中国大陆未上该游戏
对于中国玩家而言最为关注的是,Pokemon Go什么时候才会登录中国呢?任天堂官方FaceBook前段时间给出的回应是暂无进军中国的计划。所以说到底这款游戏还是没在大陆上架,等确认好一切上的时候,大家还有心情去玩吗?
总结:
Pokemon GO 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为手游的玩法打开了一扇窗,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手游或移动应用开发领域会加强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不过这款游戏是符 合国内用户需求痛点,我表示质疑,而且以上我陈述的十点拒绝理由也很充分,所以就让这股热潮早日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