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印刷网】新媒体无论从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上,对于传统报业的步步紧逼,让报业不得不面对转型的问题。报业转型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为此,笔者近日采访了《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在对话中,这位对报业转型有深入研究的媒体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与镜鉴。
报业转型什么才是对的
问:近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讨论报业转型的话题,认为转型成为必须,不转型必死无疑,转错了方向也同样必死。你认为“什么才是对的”?
陈国权:过去,各个报业集团不仅肩负着舆论引导重任,也同时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还为国家上缴大量利税。但时过境迁,现今的多元媒介生态时代,报业面临窘境,报纸的赢利能力衰减,但报业的舆论责任不能减。这样一来,报业必须寻找到一些新的平台,能够担负起报业衰减掉的能力。当然,这样的平台不应该是一个,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媒介竞争格局中,指望一个平台来完成所有的任务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而应该是多个。报业的数字化平台也可以成为转移的平台,但它仅仅是众多平台中的一个,而且,还不一定是赢利平台,它成为舆论平台的条件可能更成熟一些。
报业投资、报业整合、报业地产、产业链的转型等,这些都是报业产业转型的平台再造。这些平台着眼的都是赢利平台的转移。报业的赢利能力是报业舆论能力的基础,也是未来报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赢利平台的再造必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考量。
传统报纸会不会消亡
问:从报业研究者的角度看,你认为报纸会不会消亡?
陈国权:报纸不会消亡,但它会分化,报业的未来就在报纸的分化中。我近期出版的一本《报业转型新战略》的主要内容谈的就是形态转型,关键词是媒介分化,或者说是报纸分化。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依然有其存在价值。形态的转型并不一定就是指要变成数字的,而可能形态不变,内容要分众化,赢利模式会有变化,这是报业转型最重要的内容。
我认为,讨论报纸是否会消亡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报纸种类确实会消亡,但有些报纸种类却仍将发展繁荣,一些在竞争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种由于更好地适应了环境而将继续发展。报纸的进化与分化就像是一棵树,有些枝桠长得好一些,有些枝桠长得差一些;有些枝桠则会逐渐枯萎,而有些枝桠会有新的树枝被分出来。
都市报、党报、社区报、行业报、地铁报,还有许多报纸种类,在未来的报业竞争格局中,或生存、或死亡、或勉强度日、或发展得很好。报纸形态的转型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要由纸质变成其他形态,它可以是依附于纸质上的内容特色化、运营模式多元化、面向的读者分众化、发行范围的区域化,等等。这样的转型,很多报纸正在实施;这样的转型,更现实,也更代表了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