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评论:杀鸡取卵的“电商特供”走不远
发表时间:2014年6月18日 13: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麒麟

“特供”曾经是个敏感词,特供烟、特供酒乃至特供房、特供肉,虽然不招老百姓待见,但也不得不承认“特供”往往意味着不一般的质量。如今,网购时代悄悄兴起的另一类“特供”,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现在的厂家在供应实体卖场和电商渠道时,会区别对待。例如一台电视机,“电商版”产品在外观设计、液晶屏类型、底座选材、能效等级上都有不小差距。媒体报道称,厂家为爱打价格战的电商渠道单独定制“专供机型”,这在行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电商订货时往往直接限定价格,而不问质量如何。

如此“特供”,电商和厂家真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从一些类似的报道和消费者体验来看,“电商特供”现象还真不是个案,也不只是家电领域独有。诸如卷筒纸窄了一圈、食品重量少了几十克……此类“短斤缺两”已经是电商行业的潜规则。

由于网购不直接先验货的特点,消费者本身不太注意商品细节,也很少会拿实体渠道与电商渠道的商品“货比三家”,只要看包装一样,就会觉得“网购真的好便宜”,欣欣然下单。这样的信任却给一些电商留下了“空子”可钻。就算消费者事后发现了猫腻,也很难去追究商家责任。因为电商可以两手一摊说:我们又没讲商品型号与实体渠道一样,重量尺寸等细节都是标明的嘛。

也许严格抠法规字眼,“电商特供”还没有越过法律的边界,但是这种玩弄消费者智商的游戏在市场竞争中注定过不了关。道理很简单,商品的优劣好坏是使用者最直接的体验,长此以往,消费者自然会发现网购来的商品总是没好货,电商的品牌和服务逐渐被定格在价廉质次的水平上,结果就会失去对质量有要求的顾客群。更糟糕的是,每一个发现真相的消费者都会有“上当受骗”感,因此对电商与厂家失去信任,这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做百年老店的企业都是一种巨大损失。除非“电商”们都准备赚一票就跑路,创造虚假的繁荣不过是为了骗骗风投。即便如此,做实体生产的企业也不应该陪着电商去“疯”,因为在这场游戏里,最大的输家是厂家,丢掉的将不只是网络销售份额,而是整个品牌的可信度。消费者会问:既然对“电商特供”可以质量缩水,那么别的渠道就能保证真金不换吗?

杀鸡取卵的“电商特供”,走不了多远。(彭原)

高层访谈
用友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全面数智商业创新时代到来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认为,随着AI成为全球IT技术与产业创新的中心,商业创新也进入全面数..
华为汪涛:深耕价值客户、商业和分销三类市场
5月8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3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企业BG..
观点态度
12岁即显现商业头脑 IT巨头公司戴尔的发展简史
从1984成立到今天,戴尔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电脑、服务器、数据储存设备和网络设备厂商。
5G毫米波网速优势显现,少了高速路的5G不完整
随着5G网络目前在全球各地的开通,5G毫米波在峰值速率上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优势。同时,工信部在..
移动互联
手机
智能设备
汽车科技
通信
IT
家电
办公打印
企业
滚动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8031908号-1
Copyright © 2020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