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老牌的垂直网站之一,智联招聘终于在上周末成功登陆纽交所,这非常不容易。
能做成中国最大的招聘网站之一,智联招聘可说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毕竟是扎根在招聘这个细分领域,几个招聘网站之间竞争的烈度又低于中国互联网业的平均程度,大家都闷声发财,其实外界对招聘行业了解并没有那么多,从行业来看,智联招聘与前程无忧、猎聘网、LinkedIn、拉勾网这些竞争对手有什么区别?
先宏观看下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曾经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此三家被称为中国网络招聘三驾马车。其中中华英才网也曾盛极一时,但在2008年底被外资 Monster全资收购之后,由于策略失当,今天已经基本上被边缘化。剩下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家业务线非常相似,但智联招聘是聚焦在C端,主要面向个人求职者,拥有强大的求职者端市场,想做的是职业发展平台,而前程无忧则更多的面向B端,企业端客户最多,营收能力好,想做的是人力资源整合供应商,简而言之,二者服务的“上帝”不同。
从营收和数据上看,前程无忧是目前招聘行业里最赚钱的公司,但从前景空间看,随着人才越来越稀缺,企业用人需求越来越大,求职者越来越受重视,有意见认为,智联招聘的空间应更广阔。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另外的区别还包括地域性,前程无忧在南方比较强,智联招聘在北方比较强。
其他,LinkedIn今年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他的商业模式是用户通过社交方式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圈、人脉圈,点对点的找工作、跳槽。LinkedIn在美国的成功使得社交招聘这一模式在中国被大量效仿。包括昙花一现的天际网、若邻网等,现在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招聘行业的混战里。LinkedIn进入中国之后,完全以美国模式复制过来,许多国内高端人才大赞“职业生涯走向全球终于有了通道”,但LinkedIn的发展受制于三个因素,其一,对于隐私保护意识很高的中国求职者来说,LinkedIn的资料全展示模式,是否符合国情;其二,LinkedIn对有志于服务于全球化的高端人才无疑是有吸引力的,但它如何吸引那些最大量的中低端人才招聘;其三,中国企业能否适应在LinkedIn上昂贵的付费招聘,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市场培育过程。
拉勾网最近呼声很高,它是基于科技行业的招聘网站,其实等于智联招聘的一个细分领域或者频道,是垂直中的垂直,猎聘网则是以高端猎头为特色。
最近还有一个跨界者,就是赶集网,正在做很多广告称也能帮忙找工作。它与智联招聘等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针对蓝领,多是属于无简历求职的快递员、小时工、保安等,而传统的招聘网站都是有简历的,以白领为主。外界把近来通过赶集网跨界玩招聘唱空智联招聘的声音都称作“关公战秦琼”,称赶集网的求职用户根本就不是智联所需要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
对于智联招聘到底是什么一种商业模式,刚从美国回来的智联CEO郭盛认为经过上市,他已经想得更清楚,就是“做人的生意”, 为个人提供职业发展平台,希望能为求职者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能根据自身需求在智联招聘上找到相应的合适产品,这其实是一条很长的产品链条,求职者大学毕业,智联提供校园招聘服务,之后要换工作,它提供白领招聘服务,你成长了,智联有定位高端的“卓聘”提供猎头服务。
智联要做的所谓“个人职业发展平台”,其实已经超出以前单纯的白领招聘业务,而是试图满足求职者个人的成长需求,它会提供人才测评、职业教育培训、海外招聘等。以测评与教育培训为例,就是基于智联招聘的资源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开发,前者主要面向企业市场,依靠的是其多年积累的适用于本土人才的人才测评数据库以 及来自北大和北师大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发团队。而教育培训则是互联网思维下延伸出新业务,智联招聘有超过7,700万注册用户,很大一块收入来自广告业务,它通过比对数据发现有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在智联做广告且效果良好,既然招聘业与教育业面对相同的人群,智联为什么不能做职业教育培训甚至在线教育?
智联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围绕求职为中心的全产业链,来绑定求职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它的自我定位不是人力资源企业,而是互联网企业,它讲的是 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例如淘宝、京东,用更多的精力去培养用户,培养市场,增加用户粘性,再慢慢导入营收模式,未来可以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扩张自己的业务 领域,这就是未来智联招聘为自己设定的格局与想象空间,是画了一张相当大的饼。郭盛上市后解释公司生存法则时说,“BAT是一片云,云里面全是雨滴;我们是钉子。钉子户需要做到钉得深,这样别人才拔不掉”,根据郭盛这个比喻,不少媒体把智联招聘称为互联网钉子户,从坚守招聘业时间长达十七年这个角度看,钉子户的比喻是形象的,但在钉子户后面,通过智联的平台化野望可以出,它也有一颗渴望行云布雨的骚动之心。
招聘业围绕的是几乎人人都有的个人基本需求,是刚需,如果做的好会有异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毕竟那里有上亿的劳动者都是潜在用户。但问题是,怎么把这些潜在用户开发出来。招聘网站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用户粘性差,找工作和结婚、买房子性质差不多,都是频率很低的需求,求职者可能一两年才找一次工作,一两年才上一次招聘网站,如果哪家企业能解决这个粘性问题则必然前途无量。美国的LinkedIn找到了社交招聘这条路,解决了粘性问题,成为一家市值200亿美元的公司,而智联的平台战略,其本质也是解决粘性问题,只要有了用户以及用户粘性,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从这个角度说,赚钱倒是次要的。
(iDoNews注:因篇幅较长,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