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缩短投诉处理时限,提升服务水平,青岛联通做好投诉处理中心排班运营工作标准化,通过深入分析通用的、固化的排班制度的弊端,在准确预测工作量、精确解析员工工作效能的基础上,创立了可闭环管理的自耦式排班运营调度机制,使得工单处理员工工作效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2012年相比,2014年各类工单处理员工工作效能提升了24.91%,一次性解决率提升54.14%,服务问题平均处理时长提升85.2%。
工单进单量趋势预测主要分为年度、月度、时段三种方式,月度进单量预测的颗粒度是天,经过对每月进单量进行拆分,结合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总结出月度进单量规律呈现U型,月初和月末进单量偏高,月中进单量偏低。时段进单量规律呈现M型,午间和晚间时段为进单量需求高峰,早间和下午时段则为全天进单量的低谷。除了梳理出进单量变化规律,在进单量预测时,还关注了重大业务因素、特殊节日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突发重大事件因素等。
在准确预测基础上,该公司全面进行了客服员工工作写实,精确解析员工有效工作时长与工作效能,制定基础排班表“主、副、从”班标准化基础排班表,并配套闭环管理机制:建立客服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平台,以保证绝大部分员工都是按照计划内的排班表上班,保证现场运营能正常运作。设立排班执行积分激励措施,对于执行正常排班工作,并且服从应急保障排班的员工,进行积分,实现积分兑换排班奖励(包括自定休息日期、换班申请等)和优先年假等奖励,同时设立全勤奖等奖项,提高员工排班满意度,为运营稳定保驾护航。
结合排班过程以及运营指标的要求,该公司制定了排班成效评估因子,包括进单量预测准确率、排班拟合度、工单处理及时率、工单平均处理时长、单位时间人均进单量五项,同时结合员工对排班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各项评估因子的计算结果低于最低值,或者高于最高值,表明基础排班需要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