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微博]最近又发微博了:“史大嘴今天开始上课学习清洁能源,争取三个月拿到硕士学位。”他所说的清洁能源,显然包括光伏行业。
而包括董文标、史玉柱在内的五位民企大腕共同加盟,总注资500亿元,意图打造为“中国民营投资航母”的中民投,也已经挂牌两个月了,其投资动向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作为破题之举,在挂牌仅7天后,中民投首单就投向了宁夏500亿元的光伏项目。
不同人眼中的光伏行业其实是不一样的,大众眼中的或许是这样的:光伏,那个尚德不是已经倒闭了么?
董文标眼中的光伏是这样的:“现在的光伏产业,整个产业链从矿产资源开发,到冶炼、切片、组件,中国在全世界做得最好,但到最后,光伏必须转化为电力,这块中国目前没有做起来,核心原因就在于,电站是资本密集型投资,单一民营企业做不了。所以中民投首先要成立中民新能源集团,这个集团将来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做光伏电站,做大,再做强把技术搞上去;第二,整合国内原有的小型光伏电站。将来通过金融产品组合,运用我们的优势降低资金成本,这样就具备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将来我们有可能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提供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解决光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企业的困境。”简单说来就是:不差钱,做最大的光伏电站。
而董明珠眼中的光伏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开发出的光伏空调,我真的很自豪。过去记者去看到的是大型的中央光伏空调,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家里已经装上了家用的光伏空调。我希望,我做了核算,如果我不在家,可以用空调发电,卖给城市电网。就是我的空调自己用不要电,还可以挣钱,这就是革命。”简单说来就是:将光伏空调推进商用和家用。
一个是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一个是创新技术做细市场;一个是走向大型光伏电站,一个是走向个人分布式市场。究竟是董文标还是董明珠的投资眼光更精准?在共存几年之后,大型光伏电站和个人分布式电站,谁将最终主宰市场?
今年,格力电器第一次参加天猫[微博]双十一,挑起价格战,网站上各种省钱秘笈也层出不穷。电商方面对于 “双十一”可谓也是不遗余力,往年这个时候,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早就摩拳擦掌,硝烟弥漫了。但是今年的双十一,阿里突掷律师函,直接将这场博奕拉入了另一个次元。阿里注册了“双十一”商标,打了对手们一个猝不及防。拼文案、拼快递、拼人品,还得拼谁注册得快!
在推崇分享和开放的互联网时代,这么拼,友商们还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吗?
答案是肯定的。双十一是阿里的,更是大家的。“双十一”从光棍节演变成一场全民的网购狂欢,阿里是首推者,但是所有友商和所有亲们理(feng)智(kuang)的参与才是最大的贡献者。同样,发展光伏产业也不是几个大机构、大电站就能推动的,而是要全民参与,光伏必将从大电站真正走向每一个终端用户。
然而,不管是大型电站还是小型分布式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2014年被称为分布式发电元年,政府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及政策支持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走高。在政策细则、补贴方案、项目归口、融资配套、退出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搁置下,新增装机非常有限。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3.3GW,前三个季度新增装机仅为5.5GW,分布式市场反映平淡。
此外,光伏电站质量保障问题一直是光伏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10月份,能源局更是频频发文督促保障光伏电站项目质量。一些光伏电站为了谋取更高利润而节省投资,采用质量不佳的光伏组件和支架来应付了事的情况仍然存在。而对格力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而言,最大的挑战也是设备质量保障问题。
如果说大型光伏电站质量问题影响的是投资者信心的话,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质量问题影响的就是每一个可能安装光伏系统的终端用户。质量、政策、融资等问题不解决,光伏产业就很难进入“全民光伏”时代。
其实,我们离全民光伏并不遥远。从人人害怕网购不安全到光棍节都变成了全民网购狂欢节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靠的是一个相对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工具,在互联网时代下,全民光伏需要的不仅仅是提供设备的电子商务平台,而是一个真正为终端用户和服务商双方提供保障的中立第三方商务平台。
(本文来源Solarzoon光伏太阳能网,SOLARZOOM光伏电商平台今天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