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时代躺着就能舒服赚钱的BAT终于感到了寒流来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瞬息万变,让它们也不再有安全感。
在技术出身的张涛眼里,若非需要在团购业务奋起直追中国团购第一网站美团网,他未必看得上BAT。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大众点评牵手腾讯的第二天,已经归入阿里巴巴族谱的美团网突然发布微博,称自己的市场份额达到52.2%,是大众点评的两倍还多。
大众点评是一家长年专注于提供本地生活信息的网站,进行过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地面推广及商家资源积累——业界将此戏称为“脏活、累活”。但是,正是这些别人不愿干的活,现在却让张涛掌握了国内最为全面、精确的用户兴趣点(POI)和上千万的高黏性用户。这个优势成了大众点评保护自己、有效御敌的护城河,暂无生存之忧。2010年,大众点评杀进了团购领域,后来移动终端的火爆又促其成为O2O的代表性公司。
但是,在部分业内人士眼里,这又是一家缺棱少角的“慢公司”,错失了多次跨越式机遇。现在,随着O2O大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隐约可见向O2O概念公司开放的上市窗口,此时的大众点评终于有点坐立不安——这是构成张涛愿意接纳腾讯注资的战略背景。
其实,相比于张涛,3大“高富帅”更是寝食难安,因为时代之变对BAT的作用力远远超过了大众点评。
局势生变
移动互联网的风起云涌,使得原来以PC为主的互联网生态系统迅速走向衰落,而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一步步成为主流。在这两种生态更替交接之时,产业链内的各环节都出现巨大的变化。不适应者,即使是庞大帝国,也将很快被淘汰出局。
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从1996年起连续15年占领了全球移动手机市场份额的第一名,但自2011年苹果iPhone的诞生,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死守功能机市场的诺基亚迅速由盛转衰,直到在去年9月3日沦落为微软的“小伙伴”。
此外,摩托罗拉、索尼、夏普和黑莓等巨头的盛衰更替,无不警醒着中国公司:颠覆巨头的不是一两款创品,而是巨头的思维跟不上时代。
在PC时代躺着就能舒服赚钱的BAT终于感到了寒流来袭,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瞬息万变,让它们也不再有安全感。
早在2012年10月,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致公司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出“鼓励狼性,淘汰小资”,他希望以此唤醒全体员工的狼性,而不是躺在公司的安乐窝内喝咖啡聊小资。而在此前后,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也相继对公司架构进行重整,以更好的姿态来迎接移动互联网的挑战。
现在看来,当时的BAT移动互联网之争主要表现为流量之争,其特征是大家争先恐后地把自己PC端的热门应用往移动终端上迁移。在这段时间内,百度推出移动搜索引擎和百度手机卫士,阿里巴巴把淘宝和支付宝等主流应用移植到智能终端,腾讯推出微信和腾讯手机卫士等产品。
就像最初的4大门户网站一样,流量之争总有尽时。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半年前曾指出,BAT在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抢占入口的时代已经结束,它们围绕社交、支付、服务全方面的O2O激战将会升级。金山网络CEO傅盛也认为,互联网已然走出媒体属性的第一阶段,现正在进入涉及生活服务的第二个阶段,从此以后,互联网将快速渗透到生活服务的每个领域。
随之而来的是,以往行业间明显的边界逐渐模糊,百度专注搜索、阿里专注电商以及腾讯专注社交的行业格局悄然生变,BAT除了固守原有的垄断性资源,还必须更接地气地去契合移动端才能不受制于人,这加速了巨头们发起对外收购提前布局策略,以尽快形成自己独立的O2O闭环生态圈。而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BAT的收购是在为其O2O生态链中的短板补位,也同时为防范对手的侧翼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