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大众点评七年史:从“差点死掉”到转型成功
发表时间:2014年3月27日 09:05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在上海创立为大众点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时国内互联网并不发达,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网民数量相对较多。更重要的是,大众点评针对的是本地商户,而上海人是出了名的喜欢消费,热爱美食,这些人成为了大众点评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如果大众点评创建在三线城市,那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最初大众点评只有上海一个城市,直到一年后才开设了北京和杭州两个分站,而真正在这两个城市落地则要等到2005年和2006年。可见大众点评最初发展的并不是很快,而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精耕细作。

尽管成立后大众点评很快获得了一批质量很高的用户,但是一开始张涛并没有想清楚大众点评的商业模式,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点评都没有任何收入。张涛曾表示,那段时间家里的收入只有妻子的工资。当时大众点评网站都由张涛一个人维护。但由于当时并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大众点评的发展还比较顺利。

2005年大众点评开始商业化尝试,第一个产品是会员卡。通过和线下商家合作,持大众点评会员卡的消费者能获得一定优惠。不过会员卡业务发展的并不是很好,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发行量,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张涛总结说,现在人们已经有太多的会员卡,大众点评只能成为其中之一,对消费者并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而商家和大众点评会员卡对接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很好的替代会员卡功能。

直到2006年,大众点评获得了第一笔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外界估计此次投资金额在100万美元左右。张涛和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都在上海,此前彼此都很熟悉,沈南鹏也很清楚大众点评的发展情况——当时大众点评已经成为上海相当知名的一个本地网站,并且开始向全国其他城市拓展。

2006年5月,大众点评在杭州设立分支机构,这是在上海和北京之后,大众点评落地的第三个城市。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相比,杭州算不上一线城市,那么大众点评为何如此急于进入杭州呢?

原因就是口碑网。口碑网于2004年6月在杭州创立,比大众点评晚了一年多,其业务模式和大众点评非常相似。2006年10月,口碑网获得阿里巴巴投资,也成为了大众点评最大的竞争对手。在获得阿里巴巴投资后,口碑网展开了一系列针对大众点评的活动,在吸引大众点评用户转投口碑网的同时,还将大众点评网的用户评论照搬至自己网站。在杭州设立分支机构是对口碑网挑战的直接回应。

虽然从公司体量上来说大众点评不如有阿里巴巴支持的口碑网,但是大众点评的用户质量很高,用户粘性强于口碑网,用户的支持帮助大众点评抵挡住了口碑网的竞争。同时大众点评也通过法律手段将口碑网告上了法庭。2008年,口碑网和雅虎中国整合成立雅虎口碑,但也未能对大众点评形成真正的挑战。

口碑网是大众点评前7年遇到的最强竞争对手,可以说在2008年之后,大众点评在商户查找和点评领域就没有再遇到过真正的挑战者,虽然爱帮网、饭桶网等也都涉足到类似业务,但对大众点评并没有多大的威胁。

在没有遇到太大的竞争,大众点评的发展仍然保持着较慢的节奏。到2010年6月推出团购业务之前,大众点评仅在全球6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和深圳。在这期间,大众点评在2006年10月推出了关键词广告业务,这项业务最终让大众点评在进入团购之前实现盈利。另外,2007年大众点评获得来自谷歌的第二轮融资。

可以说大众点评发展的前7年波澜不惊,业务拓展的很慢但也很稳健。如果不是2010年看到了团购和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大众点评很有可能在当年上市。张涛曾对媒体表示,大众点评的确有在2010年上市的计划,但因为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觉得可以将公司做到更大再上市。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将公司做到更大的同时,也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大众点评前7年相对稳定的发展也为其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大众点评在没有太多竞争的环境中成长,但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和本地生活服务之后,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看到了这个机会,竞争者里有创业公司但也不乏互联网巨头。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发展节奏让大众点评措手不及。

[1]  [2]  [3]  [4]  [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