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厂没有大规模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良品率和工业水平跟不上,也就成了搬运工,没有利润。”一直为TCL、海信、惠尔浦、伊莱克斯代工的奥马电器一位负责人向腾讯科技透露,聚集珠三角的一批靠订单为生的小型家电代工厂都开始慢慢撤退。
制造环节的低利润,让国内一些大的家电品牌开始选择将工厂外包。自2009年起,海尔将3C、小家电、彩电开始逐渐外包给台湾代工企业冠捷。索尼甚至将其高端液晶电视的生产业务外包给富士康和纬创,三星将一部分洗衣机外包给小天鹅。
陷“价格战”怪圈
2013年,互联网大潮开始让一批家电企业进入转型期,并开始纷纷拥抱互联网。TCL、创维、海信为代表的彩电企业,海尔、美的为代表的白色家电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获取硬件之外的附加值。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微博)表示,未来5年,TCL产品和服务利润各占50%;海尔整体向平台和用户转型;美的则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智能家居生态圈。
从白色家电品类(空调、洗衣机、冰箱)来看,均被格力、美的、海尔三大品牌把持。但家电互联网化让二线品牌开始借助线上低运营成本优势放手一搏的心态。格兰仕、奥克斯自去年开始利用低价格手段进行反扑,格兰仕甚至推出999元的滚筒洗衣机、1299元的空调。
目前,家电品牌集中进入真空期,在硬件低价、服务以及附加值仍为零的情况下,家电品牌利润将会持续收缩。
“低利润、低价格是格兰仕不能兑现工人工资上涨的原因。”一位刚离开格兰仕不久的员工向腾讯科技表示。而在2012年,格兰仕微波炉最大的竞争对手美的已经停止599元以下的产品,格兰仕在微波炉领域的地位也被美的取代。
相比白电品牌高度集中,市场份额相对均衡的彩电品牌,则陷入更加危险的境遇。今年第一季度,各彩电品牌业绩哀鸿遍野,TCL多媒体、康佳白电及多媒体业务、创维等出现下滑趋势。
面对第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93.1%的TCL多媒体业务,其CEO郝义在电话会议上称,第一季新品推出延误,并未达到预期占比,故毛利率受到影响。另外中国国内彩电市场表现疲软,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平均售价下滑的趋势,均拖累第一季度业绩。
自去年9月开始,一批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首先搅局着彩电行业。此后,TCL爱奇艺、康佳KKTV、创维酷开、海尔摩卡等展开一轮轮的价格战,49英寸4K电视2999元、50英寸3999元,65英寸5999元……
据相关数据公司统计,自去年9月至今年3月份,主流尺寸55英寸、50英寸降价达20%。“互联网转型只是催化剂而并非导火索。”奥维咨询(AVC)助理总裁刘闯表示,饱和市场下的过度竞争是家电企业利润下滑的根本。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微博)认为,家电品牌在持续陷入价格战泥塘后,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去制造化”是趋势 但仍为时过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前不久举行的广东家电论坛上公开表示:“5年左右时间,制造业开始萎缩,这意味着很多家电企业要被淘汰。”
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和制造业产值近30年来,经历了一个长期快速增长阶段,但这是以该时间段高人口红利和相对较低的汇率、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加上中国加入WTO、日欧等经济体发展放缓、周边地区接连遭受经济危机等时代因素而成,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制造业将盛极而衰。
一直靠从制造生产、营销、渠道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作为优势的家电企业,制造已经走到尽头了么?奥纬咨询(AVC)平板事业部总经历刘闯认为,目前,家电企业将部分产品生产效率低的制造端逐渐脱离,但彻底丢弃制造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