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曾经把小米拒之门外,因此错失了一个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好机遇。在陪同贾跃亭台湾之行的乐视网副总裁、乐视TV总经理梁军看来,他这一次接受乐视,是要“赌一下未来”。
2013年4月初,乐视网发布公告,宣布与富士康子公司冠鼎工程达成合作,后者出资1.3亿元,占乐视致新(乐视网控股子公司,负责TV项目)20%的股权。郭台铭继李开复之后成为乐视另一名战略投资人。
乐视与鸿海方面签订了一项排他性协议,这意味着,鸿海在祖国大陆不能再为其它互联网公司制作智能电视;其次,分工明确,鸿海方面负责硬件生产以及维修,前端的设计、研发,包括芯片交由乐视团队负责。
贾跃亭不想成为产业链上的配角。他认为,制造业讲究分工的时代已经过去,诺基亚消亡就是因为其产业链分割太严重,每个关键链条上都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只做自己的事,不需要考虑其它,极大地阻碍了整个生态链的协同改进。贾跃亭联手富士康绝不会对后者生产的电视进行简单贴牌和包装,而是要主导整个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从而就像苹果一样控制自己的生态链条。
2013年5月7日,五棵松万事达中心,乐视TV正式发布。这一次贾跃亭的底气沉稳了很多,他对“价格只有外资品牌一半、性能却高过一倍”的乐视TV大加赞赏。贾跃亭说,由于乐视不靠硬件赚钱,而是把盈利希望放在对用户收会员费和对广告投放商收广告费上,所以乐视60寸和40寸LED液晶电视价格仅为市场均价的一半左右,这让彩电厂家坐立不安。他们一面揶揄乐视,称其没有渠道,一面又紧急跟进这一价格。因为乐视采用了最新的夏普10代线面板技术,夏普整机厂便急忙站队,与乐视划清界限。贾跃亭在微博上回应道,“惊弓之鸟,自作多情。”
2013年10月,乐视发布了超级电视S50;2014年1月,乐视又发布了超级电视Max70。
乐视TV供不应求,乐视股票节节攀高,这让贾跃亭乐开了怀,也让竞争对手看得心焦。接招乐视,小米发布了47寸的互联网电视,TCL、爱奇艺也发布了48寸的产品。
但贾跃亭不认为自己树敌众多,他把乐视看做一条鲶鱼:“创新意味着重生,而不是摧毁。创新意味着机会,对老模式和既得利益者亦如此。”
事实上,贾跃亭已经把目光放在了更加遥远的地方,那里乐视将要颠覆新的对手。
“一位用户回到家中,躺在沙发上,喝着红酒,看着超级电视里正在播出的乐视影业出品的电影——《小时代》。”这是贾跃亭对乐视生态的设想。
为什么叫用户,而不是客户?因为乐视不只是卖超级电视那么简单。就比如这红酒,就可能是通过乐视集团旗下的酒类电商网站“网酒网”买到的。贾跃亭的野心不止如此,他还要制作发行影视剧,签约各类电视节目,抢走原本属于电影院和电视台的生意。盈利方面,除了向用户收取会员服务费,乐视还要把广告商都拉到自己的阵营来。当然,乐视电视还可以用来玩游戏、购物、在线学习……以此来聚集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参与者。
有人批评贾跃亭是在画大饼、讲故事,人们对此感到诧异:2010年上市时还是全国排名第17位的视频网站,如今却意外成为了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企业。乐视被称为“妖股”,其市值高达300多亿人民币,远超优酷土豆、搜狐,紧逼新浪。
尽管充满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棋子陆续到位,贾跃亭的生态梦想正在逐渐成真。当然,能不能笑到最后,还要看对手间的出招拆招。
很多人是通过一部《甄嬛传》知道乐视的,因为当时这是唯一能够观看该剧的视频网站。《甄嬛传》还在拍摄时,贾跃亭就以2000万元买下独家网络版权,最终赚了3个亿。去年10月,乐视宣布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甄嬛传》的制作方“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乐视为什么买花儿影视?业内人士评价说,花儿影视的并入将实质性地使乐视网的内容优势从“拥有优质内容”升级到“拥有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与此同时,乐视网的庞大用户和巨大流量可以支撑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精品电视剧制作提供大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