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节操,碎了一地。
互联网思维病了
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虚火,有媒体将其形容为“互联网的假裁缝们聚拢了一群傻国王,还有那些傲娇的互联网焦虑症患者,为他们编织互联网的新衣”。
于是,旧酒被频繁地用新瓶装了出来:原来的皮包公司,现在叫轻资产;原来的非理性消费,现在叫粉丝经济;原来的缺陷,现在叫痛点;原来的供货不足,现在叫饥饿营销;原来的失败,现在叫试错;原来的消费群,现在叫圈子;原来的聚焦,现在叫极致;原来的顾客先导,现在叫去中心化;原来的专业化,现在叫垂直……而据观察,要转型互联网的人,相当多都是在赶时髦,并非真正的远见者。
赶时髦是社会上流行什么就做什么,听到假裁缝吆喝就穿新衣。这可不行,因为你没有考虑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否则,人财两空几乎是必然的结局。有远见者,则是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然后知道怎么去。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等中国很多大企业的老板们,甚至老牌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公开讨论对于互联网汹涌而来的焦虑、恐惧。当然,长期执着于PC的杨元庆早已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海尔集团则在C2B(Consumer to Business)的定制化思维中找不到方向,但互联网思维能否真救得了这些重资产的企业帝国,没有人说得清。因此,不能排除他们以此在显示自己的高瞻远瞩。
在坊间,人们对互联网思维,有很多解释:是社群,是回到常识,是连接一切,是参与感……怎么说怎么有理。
依据媒体的报道,孟兵等人在开店之前,花费了半年时间拜师学艺,用掉了5000斤面粉,2000斤肉来做初期的配方研制,重新购置电烤箱,使用进口的安全包装纸袋,然后开启了数轮面向不同人群的试吃。
这在北京瑞莱公关顾问有限公司CEO李东楼看来,这些都是开店的必备工夫。“我没看到有一点互联网的思维的影子。至于提到什么试吃,你就说是互联网特有的内测,这就更扯了,请问哪家餐饮店开业之前不先尝尝自己的菜品可口与否,再不济也要来个试营业。”李东楼在文章中写道。
行业寻求发展,期望突破传统的想法是好的,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互联网领域高层跨行业创业,就说这个行业具备的互联网思维;看到有产品应用了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工具,就说这个产品有了互联网思维……
这是一种病,得吃药!
第二章:“互联网思维”的真面目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知乎经过热烈探讨,结论大概为: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涉及不同方面。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包括几个要素:便捷、免费、用户体验、数据思维、开放、分享、创新驱动。
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做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让这个词汇开始走红。
互联网绝非只有营销
2013年2月25日,阿里巴巴的“金融团队管理层开年会议”在杭州举行,马云出席。这个开年会议与以前不一样:金融团队成员来自两家公司,支付宝公司及阿里金融公司。此前三天,即2月22日,阿里巴巴低调进行了上述组织架构调整:“支付宝+阿里金融”合并为一家公司,即小微金融公司,同时拆分为四个事业群,包括共享平台事业群、金融事业群、国内事业群、国际业务事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