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难免阵痛。2014年4月,IBM举行了容纳全球2000多名销售人员的销售誓师大会,正是为了配合销售人员技能、知识体系的转型。这意味着,IBM开始全方位地面对挑战。
2014年1月10日,IBM宣布投资逾10亿美元于新成立的IBM沃森业务技术集团(IBM Watson Group)。该集团总部设在纽约市,招纳近2000名专业人士。其中1亿美元将用于风险投资,以支持IBM新构建的生态圈。包括在IBM沃森开发者云(IBM Watson Developers Cloud)中的初创企业以及由沃森驱动的新一级认知应用业务。1月17日,IBM宣布将投资12亿美元扩大其全球云业务实力。
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一个新业务,可见IBM对其寄予厚望。在IBM看来,云计算的背后需要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支撑。“无论是传统数据还是新兴的交互数据,最终是需要从数据中产生洞察力。”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说。迄今,IBM在数据计算领域投资超过240亿美元,其中170亿美元用于30多项收购。IBM研究院2/3的工作目前正专注于数据、分析和认知计算。Watson代表着认知计算上的变革,能利用人工智能对将超大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判断,目前已在医疗保健、银行等行业获得少量试用订单。
2014年3月25日,IBM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召开了中国区最重要的年度活动——IBM论坛。今年的主题设定为“颠覆与变革”。在为期3天的论坛里,IBM正式向外界介绍了未来转型的新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和社交为基础的新的业务发展。期间,针对Watson单独开辟了一场论坛。
对IBM中国区来说,变化不止于此。从今年开始,IBM的销售和市场业务不再经过亚太区,而是直接汇报给美国总部,此前,IBM中国开发中心一直在向美国总部汇报,甚至,整个亚太区已开始向IBM中国开发中心汇报。这意味着IBM中国区话语权的提升。2013年底,IBM宣布与世纪互联合作,将部分云计算业务引入中国,预计今年8月投入使用。“我们的确有着中国地区特有的策略,在不同的地区选取不同的合作伙伴,尽可能拓展在中国市场的覆盖率。”王阳对说。
今年,SoftLayer预计在全球新建15个数据中心,其中13个在美国以外。目前,它正寻找中国合作伙伴磋商落地事宜。IBM称未来要在中国落地3-5个数据中心。
其实,IBM对云相关领域的部署并非没有回报:专利数量已超过1500项;其次,2013年云计算业务营收达到43亿美元,年增长率69%。CEO罗睿兰在2014年年初发布的2015年IBM路线图显示,IBM的云业务规模在2015年将达到70亿美元。IBM似乎准备在未来五年跻身云服务企业三强。
况且,亚马逊的公有云服务也面临挑战:如何将公有云、私有云与企业已有的内部应用打通——这方面,收购了SoftLayer的IBM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只不过,70亿美元也只占到IBM年收入的7%,这对于寻找新增长点的巨无霸公司来说,仍意味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而其间最大挑战通常来自公司内部。
“IBM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有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信息孤岛,”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亚洲人力资源合伙人Horst A. Gllo说,“相信我们可以把这些壁垒打通,相互协作。”
很多老员工意识到,大规模收购给IBM带来了多种效应。“上百家公司被收购,这个过程中IBM是在变化的,在全球范围内,有66%的人在2003年还没有加入IBM公司,在亚太区新兴市场更少,有80%的人在2003年还没有加入IBM公司。”IBM大中华区品牌及企业社会责任部总经理耿晨对《第一财经周刊》说,郭士纳时代确立的IBM基本信仰,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对现在的大部分员工来说,仅仅是一句口号。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将IBM的价值观传递下去,是当前管理层的重任之一。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也冲击着IBM传统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有互联网思维,以前是技术思维,认为技术领先就行了。我们不应该只考虑技术所带来的成本上的节省,效率上的提高,而应该考虑原来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改变了,这对我们研发人员非常大的挑战。”王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