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都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预言未来,这既要敏锐的观察,又要真才实学。预言不是神吹,基于推理和分析的预言是科学,是能力,是超人一等的见识。
比如官渡之战前,郭嘉分析绍有十败,曹有十胜,断言曹操必胜,诸葛亮的隆中对,张宾的葛陂对策,都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这就是判断,基于事实,合乎情理,普通人能理解,也乐于接受。
如今的科技大珈更擅长预言,一年一度热火朝天的GMIC上,预言帝更如过江之鲫,抛开预言的科学性不提,让我们看看历史牛人和科技大珈的预言,究竟有何不同。
技术型:预言有风险
预言更多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判断,一种希冀,如果只是基于技术细节,往往出现谬误。
朱利奥 杜黑,世界空军圣经《制空权》的作者,与闪击英雄古德里安、海权论鼻祖马汉同为军事理论奠基人之一,也是屡战屡败的意大利军队对世界军事学术发展的唯一贡献。
陆军出身的杜黑凭借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非凡洞察,成功预言掌握制空权是赢得一切战争的首要前提,依靠战略轰炸机组织空中进攻将决定战争的结局。作为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杜黑的预见性和创新精神无与伦比,他在20世纪初发表的著作至今仍是很多国家空军建设的蓝图。
杜黑在1921年版的《制空权》中曾经预言:“既然飞机作为战争机器,它的进攻能力不断增强,我们不能不想到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会从空中进攻美国,反之亦如此”。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1944-1945年美国对日本的轰炸,惊人的验证了杜黑的预言。
但聪明如杜黑,也容易陷入技术的泥淖,虽然他有很多准确预言,但在未来战略轰炸机的一些细节描述上还是犯了常识性错误。杜黑认为:
“这样重的飞机 [ 杜黑自注:现在已经有2000马力的飞机在使用,正在制造的还有6000马力的,安装6至12台发动机。 ] 只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也许需要建造人工湖面供它降落。这在军事上可能有利,因为战时敌人的轰炸不会象摧毁地面机场那样容易摧毁水面机场。”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没有任何重型飞机需要依赖人工湖面起降,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水面机场,更没有任何将领为如何摧毁水面机场而烦心。杜黑犯下了与许多技术牛人一样的错误,他们靠新技术起家,他们掌握了未来趋势,却常对技术本身做出误判。
1901年,莱特兄弟在一次飞行失败后,沮丧的说:“人类在50年内不可能飞上天!”1932年,爱因斯坦断言:“没有任何一丝迹象表明人类可以获得核能量,因这意味着原子将被随意切割。”1943年,IBM董事长沃森预言:“5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1981年,比尔盖茨预言:“个人电脑的内存需要将不会超过637kb,因此640kb对任何人来说都应该足够了”。
引领技术发展的人却漠视技术进步的潜力,这有点黑色幽默,只因他们太了解技术,太迷信自己的判断,低估了技术自身的演进能力。我们发明得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发明,知识是会自己成长的。
今天,科技大珈的现场秀会吸引无数虔诚的粉丝,以宗教般的狂热聆听对未来的描摩,有时候,预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你不知道这些主角、听众会不会成为10年后愚人节的谈资。
情绪型:预言是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