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Pinterest的留言板上,“地道食物”、“咖啡时光”、“灵感之源”等渐渐成了星巴克的品牌核心,这也让顾客感觉更贴心。
星巴克融合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做法得到了戴夫的赞许,
“Facebook上的‘赞助故事’发起人是消费者而不是商家,这是进行广告推销的最明智的做法。在这里,使用者通过在喜好、帖子、签到或者应用程序中互动,转发消息至朋友圈,形成了很微妙的广告促销过程。
星巴克逐步建立自己的粉丝基础,然后利用社交图谱围绕咖啡的各个话题以及星巴克提供的各种食物和饮品展开讨论,进而达到自己在社交环境中广而告之的目的。”
事实证明,在和顾客建立联系、讲述故事、扩大影响力等方面,没有哪一种方法会比社交网络的作用更强大。
数字涵盖了一切——网络、数字乃至顾客忠诚度。实践中,星巴克看重社交网络与付费数字广告的结合,并藉此紧密联系顾客。星巴克正是通过社交网络集聚了粉丝和追随者,以此确定进行促销活动或者互动的最佳时机。
社交媒体O2O和数字消费给星巴克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依照惠勒副总裁的说法,星巴克的数字化旅程真正重要的时刻是在2009年,即社交网站正式投入的第二年。那年星巴克推出免费糕点日活动。星巴克决定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专门用于新食物的推出,新款食物只在这里推出,这对星巴克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起初大家质疑——网络上提供免费食物真能带来流量吗? 实践给出的答案是——“能!根据网上信息,那天有100万人走进了星巴克。通过150万份免费糕点,星巴克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数据表明,数字网络投资是一项非常高效的商业推动力。
星巴克管理层认为,数字世界日新月异,星巴克不能自满,必须亦步亦趋,争取更大的成就。
紧跟顾客的生活步伐前进
霍华德总是讲,“紧跟顾客的生活步伐前进”。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星巴克利用科技对门店进行了不少数字化改良。其中一个虽没有太多新意,但小细节的影响却不能小觑,这就是对POS系统的改进。
除了前边提到的二维码手机付款,点单机的程序设计也是。过去的点单机是固定程式化的,如果顾客没有遵照预设的程序点单,例如先说好大小杯,然后说出饮品的名称,最后是附加条件,那么整个程序就会乱掉,或者让顾客花费颇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待店员重新理清程序。
有一次一位老顾客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了星巴克。顾客说:“我要一个小杯双份薄荷味摩卡,一份热巧,一份燕麦粥,还有一份火鸡三明治。” 为了正确输入,店员不得不先在心里记住诸如热巧,这个玩意顾客没有点明大小杯,因此要问清楚了,才能进行下一步输入。 而且通常客户是随机讲出自己要求的,店员在输入时必须让顾客将其需求再按照点单程序重复一遍,这样给人的印象是,店员要纠正顾客,似乎顾客第一遍犯了错。
细心的星巴克伙伴通过观察,决定让技术服务于人,于是他们设计了按照随机对话的顺序输入的程序,让科技来解决问题。不管顾客怎么讲,店员都可以按照顾客所说的顺序输入系统,而重新排列组合的工作则由后台系统自行解决,这样做就避免了实际点单过程中遵循特定顺序的刻板。
星巴克还用颜色来显示饮品的区别,浅灰色代表饮料的固定配方,而需要做标记的部分则显示为深绿色。 这样设计的新系统,新老店员都喜欢,认为使用起来方便。还有就是给每台收银机分配一个IP地址,便于通过收银机掌握销售情况,通过它不断发送或者接受信息。这个叫做“交响乐”的收银系统可以自动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这样一通改造,星巴克还意外地获得了Square支付系统90天的周转期。
“互联网+”促成了星巴克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