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视的专利密码:如何构建数字空间“护城河”·2025通信会丨以创新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锐捷知识大脑推动效率提升·从技术到战场:华为云联创营破解AI落地“产业密码”·Aqara 语音伴侣 H1 正式发布:全屋妙控,一句就 AI 了·Social to Sales,助力品牌全球业务增长|数说故事十周年战略升级·赋能汽车新生态:神州数码、思科携手开展圆桌研讨会·AI落地真场景,共探增长新境|数说故事D3论坛圆满收官·文心快码3.5 全新升级:为百度创造40%新增代码,累计服务760万开发者·海南联通发布"双万兆"网络建设成果,联合华为构筑自贸港数字经济新基座·外卖实况窗更便捷,百亿补贴更优惠!速来体验鸿蒙版京东品质外卖·智能驾驶热潮下的安全觉醒:华为联合11家车企推动行业自律与技术升级·小米手机时隔十年再次登顶国内榜首,超越华为、OPPO、苹果·QQ 9.1.70新版本开启测试,可支持微信小程序·恭喜林更新成为高贵的E8玩家!海信百吋大屏让客厅秒变世俱杯赛场·首发骁龙8至尊领先版!电竞性能旗舰荣耀GT Pro正式发布,3199元起·7200mAh巨兽电池、骁龙8至尊芯、电竞级操控,荣耀GT Pro重新定义3000元档位的游戏规则·“小屏大魔王”一加13T正式发布 国补后售价2899元起·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心动榜」发布:“好吃”和“吃好”都重要·年轻人的假期续航包:把餐厅吃成“旅行试用装”·比旗舰还旗舰?刚爆料的这款高定电视,实在令人期待!·2025中国家庭全屋用水行业高峰论坛召开,华帝引领用水健康变革·BYDFi正式上线链上交易工具MoonX 开启CEX+DEX双引擎时代·百度有驾硬核亮相2025上海车展:用创新技术打通行业对话与用户服务·星环科技入选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名录,领航AI产业新生态·苏宁易购深耕粤海市场,战略全面启动!·酷开教育智能体:以AI互动开启“学练思”一体化革命·荣耀 MagicBook Pro16 笔记本 HUNTER 版 4 月 30 日发布,搭载 RTX5070 显卡·真我GT7正式发布,2599元起,搭载3nm天玑9400+·YOUMAGIC溯源活动圆满落幕,揭秘清华智造科技美学新范式·当西湖醋鱼遇见奥斯卡影帝:一场厨房里的中美烹饪文化外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为什么中国电信业不对称管制总是以失败告终?
发表时间:2018年4月10日 17:53 来源:创事记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中国电信行业改革历史,有一条隐形的主线,即“抑强扶弱”,而对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在电信行业拥有话语权/决策权/话事权的精英群体,大都对一个政策充满迷之自信,即不对称管制。

电信行业管理部门习惯性的以不对称来平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关系,电信运营商也总是倾向于获得不对称管制的政策支持,公众和媒体也总会对一出来的不对称政策报以热切的期望。

但是,历史总是在但是这两个字处转折!

中国的不对称管制政策出台实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的让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史,弱者不但没有被扶持起来,强者反而变的越来越强大,以至于不对称管制政策机会把能够用来不对称的要素都快用光了。

所以最近颇有一些业者私下讨论认为中国的电信行业是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模式了,其实这些观点是一种纯粹的错觉,只要三家运营商还存在,怎么能说是计划呢?

资费不对称废了被扶持者的网络质量

问题是,为何原本抑强扶弱的不对称管制会脱离设计者的划定的轨道,甚至南辕北辙呢?

从电信管制部门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关系来看,这是他们之间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模式有两个好处:

1)对电信管制部门来说,降低了管制政策规划/设计/执法的成本,还能获得道德上的心理优势和社会口碑;

2)对电信运营商来说,降低了市场失败的心理成本和道德负担,还能获得进一步的不对称博弈优势。

我来详细解释下他们之间的互动。

我们知道,不对称管制一般是对涉及到电信运营行业重大生产力要素的不对称管制,比如资费价格管制,这是中国电信行业从一开始就娴熟运用的不对称手段。早期的中国联通在资费上享有低于中国移动10%的定价优势,即是一个例子。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96年到2008年期间,电信管理部门和运营商之间主要的博弈点就是价格监管,运营商之间不停的相互告状,监管部门不停的发文斥责和纠正。

耗费了各方巨大的精力和成本——关键是耗费了监管者的精力,使得监管者无暇他顾,但是监管者实际上也可能乐此不疲,因为价格监管的执法成本相对较低,执行起来也能立竿见影,但是却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但是在告状的一方来说,只要告胜了一次,就是成功,而且还能屡次成功,这个时候由于市场部门有资费不对称的政策加持,在公司内部是有相对比较大的话语权的,于是对价格充满迷之自信,而不具备资费价格优势的中国移动就不同了,市场部门的话语权不像对手那样,没有办法依靠价格来竞争,只能和网络部门一起寻找其他的吸引用户的差一点,所以很早的时候中国移动就提出了网络是生命线的说法。

这是被逼出来了,因为十多年都不能依靠价格竞争,只能靠网络质量取胜,后来市场部门可能觉得也不能让网络部门太重要,就有提出了业务和服务双领先,结果就是服务优势成了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

结果就是当那时候的中国联通发现资费不对称管制不行了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结果就是在电信管理者来看:我已经给了这么重大的政策支持,还支持了这么多年,你都没成,你让我怎么办?

而到了资费不对称管制的后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开始寻求新的不对称管制了,并在事实上开始突破电信行业固定和移动分业经营的大框架,大规模上马小灵通业务,事实上开始进入移动业务经营领域。

[1]  [2]  [3]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